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2025年2月13日,備受矚目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24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珠海市住建系統單位珠海市斗門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站(簡稱斗門質監站)的團隊在評選中脫穎而出,《既有建筑抗震性能評估和加固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喜獲華夏建設科技獎三等獎。
這是斗門質監站技術團隊繼去年的項目《強臺風災害建筑的應急、修復和防災關鍵技術與應用》獲2023年度華夏建設科技獎三等獎之后,第二次獲得此獎項。
下一步,我局將緊緊圍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安全城市推動行業科技創新,支持和推進行業關鍵技術研發,推動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提升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科技創新支撐能力。
華夏建設科技獎介紹
華夏建設科技獎于2002年設立,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承辦,是我國住房城鄉建設行業內最具含金量的社會科技獎,旨在獎勵在建設行業工作中有重要貢獻的組織和公民,促進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提升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的綜合技術水平。2024年度有741個項目報名,最后獲獎200項,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推薦項目獲獎14項。
獲獎項目介紹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單位 | 推薦單位 | 獲獎等級 |
110 | 既有建筑抗震性能評估和加固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呂文龍、林惠庭、李君、過民龍、許勇、陳彬彬、梁浩棟、陳偉堅 | 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斗門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站、廣州大學、廣東建科建筑工程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 三等 |
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國既有房屋建筑面積已達950多億m2(包括農村房屋),其中使用時間超過30年的房屋建筑面積約300億m2。我國逐步進入以老舊建筑更新改造為主的“城市更新和舊改”階段。項目研發出既有建筑結構抗震性能評估方法及能大幅提高承載力的新加固方法:
(1)借鑒現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設計規程》DBJ/T 15-151-2019中設計方面的建筑結構抗震性能評估方法,提出了結合結構關鍵部位材料抽樣檢測及大震動力彈塑性分析的既有建筑結構抗震性能評估方法,解決了既有建筑結構抗震構造措施不能完全滿足現行規范要求的安全評估問題,可推廣應用于現存大量的既有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評估。
(2)提出了混凝土梁、板、梁柱節點的6種實用的新型加固改造技術及3種加固施工方法,形成加固新技術體系。首創了混凝土梁、板新的加固方法,能大幅提升超過40%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滿足項目高承載力部位的加固需要。提出了梁柱節點新加固方法,能提升結構抗震性能而且便于施工。成果在通過試驗與理論研究驗證所提技術可行性的同時,通過工程實踐證明其經濟適用性,為不滿足性能要求的既有建筑結構的加固改造,提供更佳的方案選擇。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運城市住建局2月17日召開全體干部大會
下一篇:政策新聞 | 佛山市住建局關于印發《佛山市低影響開發雨水設施標準圖集(修編)》的通知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