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bim實訓總結1500字,revit實訓總結,bim心得體會2000字,revit實訓報告1500字
推薦文章閱讀
文章介紹:懷著對BIM行業的熱愛以及對該行業美好未來的展望,開始了我的BIM行業旅程。首先接觸到的是revit軟件,學習及簡單應用軟件已有近四個月時間,在這里簡單談一下我的一點感想。由于以前一直從來沒接觸過,對于revit軟件非常陌生,初次接觸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于是對著培訓手冊一步步進行操作練習,并結合工程實例對基本操作應用進行練習,運用已經建立好的族構件,然后對構件定位放置及部分標高、尺寸及長度等基本參數的調整,建立三維模型。revit軟件以三維的形式展示出工程項目各個結構組成部分,可視化程度高,很直觀,對于工程項目的建設有很大的意義。在Revit中,族是其核心它貫穿于整個設計項目中,是最基本的構成單元,整個項目的實現都是通過族來實現的,要想真正掌握它必須先掌握族,只有先掌握了族才能說對整個軟件有所了解,才能在項目設計中把自己的設計意圖完整的表達出來,才能把軟件的功能最大的發輝出來,才能真正的提高設計效率。建筑設計從開始到建設施工,一個項目在不斷的產生變化。創建圖紙是完成項目的手段之一,同時它也是一個探尋事實的過程。建筑,經常會導致設計修改, Revit能在設計中快速地做出修改和變動。用Revit進行施工圖設計中其另一優勢是明細表的創建,因現在建筑設計中緊向建設方提供門窗明細表是遠遠不能滿足其需求的,往往建設方和施工單位還要花大量的人力對相應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作出統計,而這些數據的準確性還以人為有很大關系,但這些數據用Revit在建筑設計中已自動生成,你需要作的就是創建各種明細表。以前一直接觸的都是CAD二維圖紙,需要發揮想象力來想象結構的樣子。運用revit軟件建立三維結構模型,可以使技術交底工作變的更加簡單化、直觀化。而且可以通過模型的建立過程來檢察施工設計圖紙不合理的地方,對于施工設計圖紙會審有很大幫助。在感受到它強大的同時,也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優化的地方。隨著BIM行業的不斷發展,相信revit軟件也會越來越成熟,對于revit軟件的應用學習也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上便是我對revit軟件的一點簡單感想。
文章介紹:在上課之前,從百度里先知道了Revit是為BIM構建的系列軟件,可幫助建筑設計師設計、建造和維護質量更好、能效更高的建筑,是我國建筑業BIM體系中使用最廣泛的軟件之一。打開軟件,在新建項目時我們可以有樣板進行選擇。項目樣板提供項目的初始狀態,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統一的標準設置為設計提供了便利,在滿足設計標準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效率。軟件中提供默認的幾個樣板文件,同時我們也可以創建自己的樣板。這些基于樣板的新項目均繼承來自樣板的所有族、設置以及幾何圖形。使用合適的樣板,有助于快速開展項目。要特別注意的除了樣板文件和項目文件的后綴外,要牢記設置中國樣板,以滿足國家標準制圖規范要求。族,也就是參數化構件,是在Revit中設計使用的所有建筑構件的基礎。它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構建各種建筑外形、各種組件和設備,也可以讓我們自行選擇已有的族進行使用,十分便捷。同時要注意族和項目樣板的搭配,如果選擇了平面模型的族則無法正確創建三維的項目模型。在軟件中,我們還能隨意地根據需要對模型進行選擇應用以及全方位的操控,這對我們建立和觀察模型全局非常有幫助。在Revit軟件的基礎學習里,可以明顯感覺到它和之前所學的CAD有著相似的地方然而又明顯高于CAD。Revit具備平立剖面圖紙圖模型同步創建的特有優勢,同時在Revit中所有的數據和實際是完全對應的相同的,其所有構件之間全部具有雙向關聯,一處修改其余各處隨之自動修改,完美地避開了缺漏的低級錯誤。甚至在統計表中還能自動統計數量、面積。容積率等,輕松便利。 在視頻中老師還詳細介紹了各按鈕的使用和對對象的基本編輯,從隱藏圖元到固定圖形,各有其有趣之處。我認為這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三維模型是建立。我們可以在不同標高線進行創建工作平面,對應的打開三維視圖時就可以看到在不同標高下的工作平面所建立的圖層各自成為整個立體模型的不同分層區域。在設計時,它可以讓我們隨心所欲地設計各種曲面異形的墻體,同時還能自動為我們生成各立面、各角度的剖視圖,全方位為我們展示我們所設計的圖形,也便于查看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在初步學習中,我已經對Revit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將持續地對它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和了解。
文章介紹:今天,通過學習Revit建筑建模基礎,讓我對Revit這個軟件一些操作有些基本上的了解,雖然之前又對Revit進行有些學習,因為學校也有開設這相關的課程,也有著加入相關的BIM協會社團,但是通過這次學習,讓我發現知識的漏洞,幫我彌補有些知識上的一些缺漏,對我也有著很大的意義。在這次學習過程中,讓我知道了Revit中三大模板的不一樣。在我之前的觀念里,這幾個樣板其實都差不多,就是一些功能不一樣,然后就是按照各目的來進行選擇,好方便區分等等。但是通過這次學習,讓我知道了各種樣板里有各種不一樣的提前設定好設置和標準,這設置不僅包括為了方便、節約時間的特殊的數據設置,還有一些特殊的功能設置。特別是對于族來說,如果選錯了樣板,就可能會根本做不出來。就如我們選擇了二維的樣板,我們是搞不成三維的。所以我們在選擇樣板時要特別小心,要根據我們的需要來選擇適合的樣板,不要搞得事倍功半。其實這一次學習,給我最大的感受是Revit的功能多,操作復雜、多樣。功能多,就拿功能選項卡來說,它不僅還有上下文選項卡、各功能按鈕,還可以激活選項欄。而且還有項目瀏覽器、狀態欄等等。更別說一些屬性里的設置之類的微小的功能了。而正是因為它具有很多的功能,使得它的操作也是多樣的、復雜的。所以為了讓我們能對這個軟件能夠有一些熟悉,我認為我們首先要對各功能進行嘗試,雖然不可能每一個都能進行,但是我們要把我們看到的大概搞清楚,心里有點數,這樣才能使得我們對這個軟件操作有個大概的了解,才能使得要用時,知道該去哪里找來。這有這一些搞懂了,才能在后面來提如何做的思路、方法,進入下一個階段。就我自己來說,我之前有上學校開設的課和BIM協會開辦的教學,但是還是有著各種基礎的操作不懂,這次視頻學習能使得我不時眼睛一亮——原來還能這么操作。這也可以側面說明Revit功能的多樣和復雜。當然這也給我敲響警鐘,我需要也更加認真的態度去學習這些知識,多看相關視頻和多進行操作練習,以對這些軟件更加了解與熟悉。
文章介紹:在剛開始接觸BIM的時候,可能對這些不太了解,所以在我的影響里Revit就是BIM,在BIM中可以進行建筑建模和借此進行施工和造價等等,但是通過這次學習我發現我對BIM的理解有著很大的誤區。在字面上BIM——建造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而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信息是非常巨大的,不僅包括了方案、設計、造價、安裝,還包括了某一個構建是誰賣的和做的等等。這龐大的信息和BIM具有的過程性和控制性就使得不是由某一方或者某一軟件就能夠完成的。而從本質上來了解,BIM——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是從設計到施工到運維提供數字化模型一種項目管理方式。正是因為它具有信息共享和全過程性,它在被提出的時候很受人們期待。但是BIM是一個全新的項目管理方式,與傳統方式有著很大的沖突,而且成本高,使得未能很好的普及。這也使得絕大多數的設計院還是用著傳統的一套方法,而少數設計院就算有開始運行BIM項目,也是很不成熟的。在我看來,造成BIM不能被很好的推廣,主要和BIM在中國的現狀有關。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方案、圖紙、造價、施工和運維等。BIM雖然在方案和圖紙方面可以做,甚至比傳統更好用,但是在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其它地方有這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完全不可行。就那造價來說,雖然有著各種的軟件可以進行造價,但是會因為人員技術不一樣和標準不一樣,而使得會產生很大的偏差。而人才的缺失也使得BIM不能很好的發展,畢竟BIM是這幾年提出的,開始火熱起來的,這使得對這些方面懂得的人少。但是我相信以BIM本身的優越會吸引更多人進行投資,和在發展過程中會吸引更多的人,最終成為建筑業的普遍管理方法。經過這次學習,讓我對BIM有著更深的認識,也讓我知道身為學生的我們該如何面對這種形式。雖然軟件只是一個工具,隨時可能會被取帶掉,但是為了以后不會在關鍵時刻不會尷尬,還是得多學習一些軟件,把金錢、時間和精力充分利用起來,少花在一些沒用的地方,多做一些有利于未來的事上。
文章介紹:2019年7月16日,在腿腿教學網上學習了一節有關BIM的公開課之后,自己對BIM的認識和了解如下:這堂公開課的主題是不盲從,不回避。課程主要從BIM相關的概念,BIM的現狀,以及作為學生的我們因該如何應對BIM,如何學習BIM這幾個方面來講述。我在聽完之后對于BIM也是有了一定的認知和理解。首先何為BIM?BIM的英文全稱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翻譯成中文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化。這項技術是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目前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它可以幫助實現建筑信息的集成,從建筑的設計、施工、運行直至建筑全壽命周期的終結,各種信息始終整合于一個三維模型信息數據庫中,設計團隊、施工單位、設施運營部門和業主等各方人員可以基于BIM進行協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資源、降低成本、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從本質上說,BIM為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從設計到施工到運維提供數字化模型的一種項目管理方式。而我所理解的BIM,它是一系列軟件的集合,包括我們之前學的Autodesk公司旗下的Cad,以及Revit等等軟件,通過軟件的建模,檢測,算量等途徑將一個項目的完整的生命周期體現成模型化,數字化,便于管理以及編輯。對于BIM應用的現狀,主要是體現在方案,施工圖,造價,運維這幾個方面。在方案與施工圖方面,BIM是存在著很大優勢的,而且是實打實的可行的,但是在造價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雖然說建好的模型可以通過像廣聯達這樣的算量軟件計算出來,但是畢竟是計算,在實際工程中還是會存在著出入以及差錯,這個是暫存的一些問題。所以在施工方面,也是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的,而運維就基本是扯淡了。所以可以說BIM在應用領域的現狀不是很好,而且,對于業主和設計院,建造方來說。沒人沒錢沒時間且花錢是硬傷,業主不愿花錢在這方面,設計院其實大多數采用的是天正Cad,很多都是被迫使用BIM軟件,而建造方是很缺乏BIM人才的,只有少部分的施工單位開始自己建模。所以在這方面我覺得BIM要改善的地方還是很多的。那么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個新興的BIM呢,我認為其實專業知識還是最重要的,如果說專業知識牢固,去哪里都吃香,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正如彪哥所說,大學生最不缺的就是時間,既然不缺時間,那我們就應該好好把它利用起來,在大學里多花點時間在學習軟件和專業知識上,自己有了技能和知識后,去哪里都是不怕的,而且在公司,會有很多機會請教前輩,學習到專業知識之外的東西,這時候就沒有時間學習軟件了,如果這時候才去學習軟件,那學習專業知識的時間就沒有了,所以趁著大學生時間多,多花點時間在學習軟件上,還是極好的。以上就是我在看完公開課學習之后對于BIM的認知和理解,可能比較粗略而且淺顯,但是我相信在系統的學習之后,會有不一樣的見解!
文章介紹:房屋建筑工程圖是工程技術的“語言”,它能夠準確地表達建筑物的外形輪廓尺寸大小、結構構造、裝修做法等。一套房屋建筑工程圖,一般按專業分為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設備施工圖三類。一、建筑識圖1、基本概念國家規定,一個工程項目應經過:(1)規劃和初步設計階段;(2)審查后擴大初步設計;(3)審查后施工圖設計、又稱技術設計。2、施工圖作用:指導施工,技術依據;指導結算,支付進度款依據;指導決算,結算工程款依據。一套完整的施工圖應:A、首頁圖目B、建筑施工圖(簡稱建施)1、表示建筑物內部布置,外部形狀、裝修、構造、施工要求等,包括:縱橫墻布置、門、窗、樓群梯和公共設施(如洗手間、開水房等)。2、總平,平、立、剖和各構造詳圖(包括墻身剖面、樓梯、門窗、廁所、浴室、走廊、陽臺等構造和詳細做法、尺寸)。3、文字說明,圖注。C、結構施工圖(簡稱結施)1、表示承重結構的布置、構件類型、大小尺寸、構造做法。2、結構說明,基礎(包括樁基布置、埋置深度)各層結構布置平面和各構件的結構詳圖(包括柱、梁、板、樓梯、雨蓬、屋面等)。D、設備施工圖(簡稱設施)1、給排水、采暖通風、電氣照明說明、管網布置、走向、標高。2、平面布置、系統軸測、詳圖安裝要求,接線原理。二、閱讀施工圖步驟閱讀施工圖和編審工程預決算一樣,沒有捷徑可走,必須按部就班,系統閱讀,相互參照,反復熟悉,才不致疏漏。1、先細閱說明書、首頁圖(目錄),后看建施、結施、設施。2、每張圖,先圖標、文字,后圖樣。3、看建施,先建施,后結施、設施。4、建施先看平、立、剖、后詳圖。5、結施先看基礎、結構布置平面圖,后看構件詳圖。6、設施先看平面、后看系統、安裝詳圖。三、解讀建筑平面圖1、讀圖名、識形狀、看朝向;2、讀名稱、懂布局、組合;3、根據軸線、定位置、識開間、進深;4、掌握特殊表示、讀樓梯;5、讀尺寸、定面積、看高度、算指標;6、看圖例、識細部,認門窗代號;7、根據索引符號,可知總圖與詳圖關系。四、解讀建筑立面圖1、從圖名或軸線編號了解何朝向立面圖;2、從立面圖上了解層數、長度和高度、門窗數量和位置、大小;3、立面圖上通常只標注標高尺寸,和結構標高會有不同;4、立面圖上標出各部分構造,裝飾節點詳圖的索引符號。建筑識圖與讀圖常識經驗分享五、建筑剖面圖的讀法1、據圖名、定位置、區分剖到與看到的部位;2、讀地面、樓面、屋面的形狀、構造;3、據標高、尺寸、知高度和大小;4、據索引符號、圖例,讀節點構造。六、建筑詳圖詳圖是表達細部構造和節點關系,構配件的構造與尺寸、用料、做法。詳圖包括:1、樓梯;2、外墻剖面;3、陽臺;4、單元詳圖;5、門窗詳圖。七、結構施工圖包括:1、結構設計說明書;2、結構布置平面圖;3、各承重構件(基礎、柱、墻、板、梁)詳圖、剖面圖、截面圖、節點大樣、局部構造等詳圖。結構施工圖,簡稱結施。配合建施、設施指導施工、作為編制施工圖予算的依據。結構施工圖讀圖方法要點:(1)先看文字說明,從基礎平面圖看起,到基礎結構詳圖。(2)再讀樓層結構布置平面圖,屋面結構布置平面圖。(3)結合立面和斷面,垂直系統圖。(4)最后讀構件詳圖、看圖名、看立面、看斷面,看鋼筋圖和鋼筋表。
文章介紹:一、前言1.識圖課程的特點: 易懂、實用、圖文、案例分析、BIM項目經驗(該課程淺顯易懂、直觀通俗,還具有實用與可實施性,并將圖片與文字相結合,以便更加生動形象地教識圖。案例分析與BIM項目經驗是該課程的兩大特色。)2.建筑建筑施工圖的要點: (1)包括建筑施工圖的內容形成及有關規定識圖方法 (2)總平面圖的內容和圖示方法 (3)建筑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詳圖的圖示特點與識讀方法(難點)3.建筑平、立、剖面及詳圖的定義: (1)建筑平面圖:是用一個假象的水平剖切平面沿略高于窗臺的位置剖切房屋后,移去上面的部分,對剩下部分向H面做正投影,所得的水平剖面圖,稱為建筑平面圖,簡稱平面圖。 (2)建筑立面圖:在與建筑物立面平行的鉛垂投影面上所做的投影圖稱為建筑立面圖,簡稱立面圖。 (3)建筑剖面圖:是用一個或多個垂直于外墻軸線的鉛垂剖切面,將房屋剖開,所得的投影圖,稱為建筑剖面圖,簡稱剖面圖。 (4)建筑詳圖:是建筑細部的施工圖,是建筑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的補充。二、建筑施工圖的基本知識1.房屋基本組成是基礎(承重構件)、墻和柱子、樓板和地面(水平承重和分隔作用)、屋頂(承重維護構件)、樓梯(垂直交通設施)、門窗(采光通風作用)。2.房屋施工圖經過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及施工圖設計三階段產生。3.房屋施工圖可分為建施、結施、設施三類,而一套完整的房屋施工圖還有施工首頁圖。4.房屋施工圖按首頁圖、建施、結施、給排水施工圖、采暖通風施工圖、電氣施工圖的順序進行編排,順序是為了方便查找。(各施工圖的編排順序必須遵循基本圖在前,詳圖在后;總體圖在前,局部圖在后;主要部分在前,次要部分在后;先施工的圖在前,后施工的圖在后等原則)5.為了表示不同的內容,并使圖形層次分明,便于閱讀,應采用不同的線型和線寬。(注:1.需要微縮的圖紙,不宜采用0.18,更細的線框;2,同一張圖紙內,各不同線寬中的細線,可統一采用較細的線寬組的細線。)6.建筑施工圖的比例:(1)圖形中所繪線段長度,與實際線段長度的比例,稱為圖樣的比例。(2)建筑工程圖常用縮小的比例。7.定位軸線: (1)建筑施工圖中的定位軸線是建筑物承重構件系統定位放線的重要依據,凡是承重墻柱等主要的承重構件應該標注軸線并構成縱橫軸線來確定其位置,對于非承重的隔墻及需要的局部承重構件可以用附加定位軸線,確定其位置。 (2)定位軸線應該進行編號,編號軸線端部的圓,應用細實線繪制直徑為8毫米到10毫米左右,定位軸線圓的圓心應在定位軸線的延長線或者延長線的折線之上。 (3)定位軸線的編號應標注在圖樣的下方或者左側,橫向編號應用阿拉伯數字從左至右順序編寫,豎向編號應用大寫拉丁字母從下至上編寫。(4)較復雜的平面圖中定位軸線也可以采用分區編號。(5)圓形與弧形平面圖中的定位軸線,其徑向軸現應該以角度進行定位及編號,應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從左下角或者負90度開始,按逆時針的順序編寫,其軸向及環向軸線宜用大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從外向內的順序編寫。 (6)尺寸單位除了標高及總平面圖以米為單位之外,其他尺寸均以毫米為單位。(7)標高分為絕對標高(總平面圖中)、相對標高、建筑標高(包括粉刷層厚度,一般建筑上頂面標高采取建筑標高)、結構標高(不包括粉刷層厚度,一般門窗洞口上下面及建筑下底面采取結構標高)四種。8.索引符號:是由直徑為10毫米的圓和水平直徑所組成,圓以及水平直徑和詳圖符號圓的直徑一般都是為14毫米左右,主要是用粗實線繪制索引符號和詳圖符號。9.引出線應用也是實現繪制一臺用水平方向的直線,并且呢與水平方向,大概是從30度40度60度就是速度的一個直線或者經上述角度,然后再擇為水平線也是可以的。10.指北針直徑為24mm左右,細實現繪制,指針尾部的寬度應為3mm,指針頭部標注北或N。11.圖例:12.建筑施工圖的識讀方法:應該按照總體了解、順序識讀、前后對照、重點細讀的步驟。三、施工圖首頁及建筑總平面圖1.施工圖首頁包括圖樣目錄、設計說明、構造做法表及門窗表。2.建筑總平面圖就是將新建工程四周一定范圍內的新建擴建原有和拆除的建筑物,構筑物連同其周圍的地形狀況等用水平投影的方法和相應的圖例所畫出的圖樣,主要表達擴建房屋的位置和朝向與原有建筑物的關系,周圍道路、綠化布置及地形地貌等。可作為擴建房屋定位、施工放線、土方施工及施工總平面圖布置的依據。四、建筑平面圖的識讀1.(1)圖像以及比例:線型、粗細分明,凡是被切到的墻柱等半面輪廓,我們都應該用粗實線繪制,被切到的可見輪廓以及門的開啟方向,用中粗線繪制,其余結構,如所有符號指引線,墻內壁柜等的可見輪廓線,用細實線繪制;比例宜在1:50.1:100.1:200中選擇。(2)定位軸線是建筑物當中承重構件的定位線,以確定房屋結構構件位置和尺寸,也是施工中定位和放線的重要依據,在施工圖當中凡是承重的構件,如基礎、墻、柱、梁、屋架等都是需要確定軸線的。(3)建筑詳圖需用國標統一的圖例表示。(4)外部、內部、具體構造尺寸(5)地面標高(6)在需要時標注其他符號2.識讀要點:先熟悉了解圖名還有比例,還要注意定位軸線與墻、柱的關系,以及核實各道尺寸及標高,核實圖中門窗與門窗表中的門窗的尺寸、數量,并且要注意所選的標準圖案,還有要注意樓梯的形狀、走向和級數,熟悉其他構件的位置、尺寸以及廚房衛生間等設施的布置,弄清楚各部分的高低情況。五、建筑立面圖的識讀識讀要點:(1)了解圖名和比例(2)對照平面圖和對立面圖上的有關內容(3)了解房屋的外貌特征(4)核實房屋的豎向標高以及尺寸(5)了解房屋外墻面的裝飾做法六、建筑剖面圖的識讀識讀要點:(1)了解同名還有比例(2)熟悉外墻的定位軸線及其間距尺寸(3)結合平面圖明確位置及投影方向,注意被切的各部分的結構構件的位置尺寸形狀(4)注意未剖切到的可見部分構件的位置形狀(5)核對豎直方向的尺寸還有標高(6)了解詳圖索引符號及某些裝修做法,及用料注釋
文章介紹:結構識圖順序:解決字體顯示問題:1.下載并安裝缺失的字體 具體操作(例如將探索這字體進行復制,然后到相應CAD版本中的字體文件夾fonts里進行粘貼)2.在CAD中替換字體樣式 (在格式中選擇文字樣式,然后找到相對應的文字樣式進行安裝)3.使用其他看圖工具查閱圖紙(CAD快速看圖)基本知識結構類型:1.木結構2.鋼結構3.磚木結構4.磚混結構5.框架結構(低層建筑)6.框架剪力墻結構(高層建筑)7.鋼混凝土組合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組成部分:結構梁 樓板 柱子 基礎①板 單向板(長:寬>3)力主要沿短邊傳播 雙向板 兩邊長度相近,所以力沿兩邊傳播②梁 受力筋(拉力) 架立筋(剪力)③柱 角筋和箍筋沿柱子的受力方向(豎直)通長布置結構基礎圖Ⅰ.獨立基礎類型:獨立基礎可分為普通獨立基礎(DJ),杯口基礎(BJ)兩種,基礎底板截面形式的不同又可分為臺階形(j),坡型(p)兩種。獨立基礎底板配筋:①以B代表各種獨立基礎底板的底部配筋②X.Y方向配筋不同時,分別以,X.Y字母打頭注寫;當雙向配筋相同時,以X&Y打頭杯口獨立基礎頂部焊接鋼筋配筋圖網:①以sn打頭引注杯口頂部焊接鋼筋網的各邊鋼筋集中標注:h代表高度,編號自下而上 B代表頂部 @代表間距 DZ獨立深基礎 Ⅱ.條形基礎類型:條形基礎按其上部結構的區別可分為墻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條形基礎按其組成構造可分為梁基礎與基礎底板。基礎梁(JL) 其余簡稱同上集中標注:G代表兩側受扭鋼筋 其余同上Ⅲ.樁基礎,筏板基礎結構柱類型:1.框架柱(連續)2.轉換柱(不連續)3.芯柱4.梁上柱(一般置于樓梯間,作為樓梯梁的支撐構造柱)5.剪力墻上柱注寫方式:1.列表注寫方式(重點關注柱號、標高,角筋、b邊一側中部筋、h邊一側中部筋,箍筋類型號)2.截面注寫方式鋼筋連接方式:①綁扎連接②機械連接(粗大鋼筋)③焊接柱箍筋加密區要求:1.柱凈高的1/6 2.柱截面長邊尺寸值 3.500mm剪力墻注寫方式:1.列表注寫方式2.截面注寫方式約束邊緣構件:指的是將剪力墻墻柱部分箍筋深入墻身與剪力墻墻身豎向鋼筋扎綁,同時將剪力墻墻身水平分布鋼筋錨固在墻柱中,如此相互拉結從而達到提高剪力墻整體穩定性,提高側向剛度,抗震能力,減少上部水平位移的作用。構造邊緣構件:剪力墻的抗震構造措施,其箍筋不與剪力墻身拉結結構框架圖注寫方式:1.平面注寫方式2.截面注寫方式各部分代號:1.樓層框架梁KL 2.樓層框架扁梁KBL 3.屋面框架梁WKL 4.框支梁KZL 5.托柱轉換梁TZL 6.非框架梁L 7.懸挑梁XL 8.井字梁JZLA代表一端懸挑 B代表兩段懸挑梁的原位標注:包括上部縱筋、下部縱筋、箍筋的數據分排時用“/”來表示,同排尺寸不同時用“+”表示結構平面圖板集中標注:1.板塊編號、2.板厚、3.上部縱筋、4.下部縱筋、5.板面高差懸挑板(XB) 屋面板(WB) 樓面板(LB) 縱筋:與梁的縱筋相似“X、Y” “ 隔一部一”用“/”表示板支座原位標注:識讀方法同上樓梯及節點詳圖鋼筋混凝土板式樓梯平法施工圖的表達方式:1.平面注寫2.剖面注寫3.列表注寫樓梯識圖:h表示樓梯板厚 m/n中m代表一跑高度,n代表步數
文章介紹:revit是我們BIM入門學習的一個軟件,所以revit學習是至關重要的,然而萬事開頭難,要學好revit,就必須掌握它的基本操作知識。今天所看的這個課程教學,它總共分為13部分,由淺及深,由易到難,從多個角度都給我們講解了revit的一些功能介紹和一些基本操作,這些東西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在日后的學習中是一定要用到的。作為大一學生的我沒有接觸過這類工程制圖的軟件,所以說對待這些事物,我感覺十分新鮮。在視頻教學中,我知道了revit的一些界面以及一些功能欄目,首先就是項目跟樣板的選擇,根據不同的需求,要選擇不同的樣板項目或者族,接著就是項目編輯了一些介紹,在里面,我知道了選項卡,選項欄和狀態欄等一些功能區,還有三維視圖跟平面視圖的切換,這些在以后制圖過程中是經常需要用到的。revit是我們今后工作中主要的辦公軟件,所以軟件的設置要根據我們的個人習慣而定。設置快捷操作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還有我們可以在用戶界面里面進行一些快捷功能的設定。等我根據個人習慣對這些功能進行快捷設計之后,我就開始了對revit的學習,而且我最感興趣的是,視圖的切換,這次過程中,我第一次體驗到了視圖的切換感覺,在二維以上的轉換之中,我還知道了BIM項目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信息的聯動性。這在我看來是非常神奇的,這些就更加堅定了我對這個軟件學習的決心。還有接下來就是一些常規的基礎操作,隱藏圖元的類別,據課程介紹是相當于將一個單元分離出來,進行獨自操作一個東西。雖然客人吃飯比較簡單,但我個人感覺,必須打好基礎,因為在以后制作中肯定是需要做到細致化的,而這種東西如果沒有技術扎實的話,很容易出錯。然后接下來學習了一些線段的繪制,主要是通過建筑樣板來進行操作,首先需要進行一些線段的繪制,線段是通過兩點之間來完成,還有接下來就是一些修改,對其移動偏移,復制或者是旋轉,剪切這一類的基礎操作。到了最后開始學習平面設計這個東西,一開始接觸我感覺懵懵的,他主要是在多個不同平面內進行操作,并將這些平面串聯在一起。這也許是我對revit這個軟件的一個開始認識,空間的轉化,多個平面的操作,這些都讓我感到十分的新奇。revit的學習開啟了我們對BIM項目的旅程,學好revit是我的近期目標,我發現對這個軟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里面的一些功能與空間視覺上的轉化讓我充滿了好奇感。我相信在今后的學習中,我一定會越來越強的。
文章介紹:建筑施工圖的內容很多、復雜,但是結構施工圖也是一樣的。所以為了更好的識圖,我們也需要有好的識圖方法,以確保不會把重要的內容給忽略了或者不能及時發現其圖紙存在的缺陷而導致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一些人對結構施工圖進行識圖時,很容易直接讀其結構施工圖。這樣其實是不太好的做法。結構體系究其本質是為了把我們建筑形體給支撐起來,所以我們應該先去了解一下與結構施工圖紙相對應的建筑圖,需要對建筑圖中的設計總說明、建筑施工圖的總平面圖等等進行了解和熟悉。然在對建筑圖有所了解后,我們應先檢查結構圖紙目錄,然后在去查閱它的設計說明,接著查閱結構基礎圖,然后在查閱樓層結構平面圖,這還包括豎向構件平面布置圖、結構框架平面布置圖和結構板平面布置圖,接著我們在看樓梯的結構圖以及節點詳圖。這樣才能對建筑結構有著比較詳細的了解且減少對重要信息的忽視或者發現其存在的缺陷并且反饋給設計院。當然這個只是粗略的步驟,各步驟還有著各注意點和各方法。基礎圖表示的是建筑物室內地面以下基礎部分的平面布置和詳細構造的圖樣。在我們對基礎圖進行識圖時,我們要特別注意基礎平面和基礎詳圖部分。基礎平面圖告訴我們這個項目或者我們這個建筑物在平面位置上它們的相對位置關系和相對軸網關系。而基礎詳圖則是表示這個基礎的樣式以及具體的構造做法。所以在對基礎圖進行識圖時候,一定需要翻看基礎的平面圖以及基礎的詳圖。基礎的分類很多,有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礎、筏板基礎、箱型基礎等等。但是在施工中使用的基礎的形式主要取決于建筑上部結構形式、房屋的荷載大小和地基承載能力的不同。而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便是獨立基礎和樁基礎。獨立基礎平面的注寫方式一般采用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綜合表達。因為集中標注表示的是這一類型的所有的獨立基礎的配筋方式還有截面形式等等。但是為了表達在平面方向上的尺寸的不同,所以還需要用原位標注來表示各個獨立基礎各自的尺寸。所以在對獨立基礎進行識圖時,我們可以多關注這倆種標注來進行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