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你好!這里是牛侃BIM。
牛侃BIM:一個高顏值的BIM公眾號。專注BIM全專業的三維實操、異形建筑的參數化輔助設計、三維設計出圖、以實際項目介紹國內外BIM技術水平
鄂州機場項目BIM規劃前瞻,標準制定詳細,自開工以來在BIM推進上高標準,嚴要求,重落實,在BIM圈內一直神秘的存在著,本文分14部分來聊聊鄂州機場的BIM應用情況,揭開其神秘面紗。
01.嚴格的BIM準入制度
02.BIM實施過程中的槽點
03.為什么模型工作量會很大
04.BIM的模型結構要求
05.32位BIM構件編碼要求
06.構件編碼是怎么錄入的
07.模型創建有哪些要求
08模型的精度到底有多深
09.模型精度為什么要這么深
10.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參與其中
11.模型成果的審核
12.用BIM工具進行工程牽頭
13.用好BIM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14.結語
鄂州機場項目全稱是“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項目總投資320.63億元,由湖北省、順豐、發改委、民航局、中國航油等共同出資建設。這個項目分為5個單項工程,分別是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轉運中心工程(簡稱轉運中心),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工程(簡稱機場工程),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順豐航空公司基地工程(簡稱順豐航空基地工程),供油工程和走馬湖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因此把這個項目等同于順豐機場是片面的。
1
嚴格的BIM準入制度
項目的BIM工作是并入施工總承包的,和施工總包一起招投標。甲方聘請了專門的BIM顧問單位負責主導開展BIM工作。招標時甲方采取了嚴格的準入制度。
項目的招標分為資格預審和正式投標兩個階段。資格預審時就包含了對施工單位BIM能力的考察。轉運中心招標資格預審時招標代理方提供一個鍋爐房圖紙,要求有投標意向的單位根據要求創建模型,要求包含模型的精度,構件的命名,信息的添加,模型的展示等。滿足要求的施工單位進行正式投標,正式投標前甲方會組織一個BIM標前宣講會,詳細講解一下BIM投標的要求,這個要求包含BIM模型要求及工程管理平臺的使用要求。
經抽簽每個總包BIM團隊選擇工程中的一塊區域,根據宣講會的要求完成相應的BIM工作,投標時提交BIM成果,并將BIM模型成果上傳至工程管理平臺,開標時要實地操作平臺,根據操作熟練程度對投標單位的平臺使用情況打分,做為評標得分的一部分。由于各家選中的區域都不一樣,因此彼此之間的BIM模型成果無法借鑒。
2
BIM實施過程中的槽點
目前了解到鄂州民用機場工程已開工建設房建標,燈光標,市政標,場道標,電力標等多個標段。這個項目的BIM工作之所以驚動了半個BIM圈,是因為參與的BIM工程師非常的多,模型工作量巨大,項目管理平臺使用深入,實施標準嚴格執行以及相關方強有力的管理。
“現場上百人的建模團隊真的很震撼,部分施工單位為BIM建模團隊提供食宿,專車接送?!眳⑴c實施的朋友如是說。
建模工作量之大舉兩個例子,房建標段的一個BIM團隊參與建筑機電的模型工作,建筑面積6000平方左右,在上面投入4個人,花了將近4個月還未完成。
房建標段的一個BIM團隊做場地布置,臨建及臨水臨電,大概10000平方,投入8個人,駐場做了3個月之久。
“現場打樁3個月,項目管理平臺上產生了數萬張表單,全員無紙化施工,一根樁BIM附帶屬性很多條,這都是數據資產財富??!最重要的是消除了兩張皮,資料和現場能對應上了才有可能去做管理!”工程管理平臺提供方自豪的說。
3
為什么模型工作量會很大
為什么模型工作量這么大,模型要求這么高,往下繼續分析。
民用機場工程已經在施工當中,由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BIM顧問)共同編制的機場工程BIM實施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這個標準對模型結構、模型結構分類編碼、模型管理、模型精度等都進行了極為細致的規定。模型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實施技術標準進行,因此模型工作量極大。
設計階段是有模型的,設計階段的模型創建主要采用Revit和Bentley系列軟件。施工階段可以采用設計階段的模型,但沒有強制要求。如果施工單位承接的部分是用Revit做的,那深化時可以繼續采用Revit深化;如果施工單位承接的模型是采用Bentley創建的,施工單位深化時如果還想用Revit,那就不能承接了,經甲方允許后用Revit自行創建。
4
BIM的模型結構要求
標準規定每個構件都需要編碼,且構件的編碼長達32位,為什么要對構件進行編碼,編碼的規律又是什么呢?
要講清楚編碼,就需要介紹BIM的模型結構。
BIM 模型結構是對一個完整的 BIM 模型按照工程、建造及構件等屬性進行結構化分解而形成的體系框架,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以便于后續模型的定義、識別、創建和使用。有了完整的BIM結構可以對模型分層分類進行進行編碼,可以更好的實現不同格式間數據的交換,更好的保證模型的實施精度,也可以更好的查詢構件的幾何信息和屬性信息。
本工程的模型分層結構從頂層向下拆解為:
工程(項目)單項工程單位工程子單位工程階段專業(工程施工階段為:分部工程)子專業(工程施工階段為:子分部工程)二級子專業(工程施工階段為:分項工程)構件類別構件子類別(構件族)構件類型構件實例。
本項目將模型的結構層級按照屬性歸類為4類,對應關系如下圖 :
工程設計階段模型結構示例圖:
工程施工階段模型結構示例圖:
標準中對每個層級都進行了極為細致的分類與介紹。本工程共分為5個單項工程,29個專業。實施標準中對每一個專業,子專業,分部,子分部,分項工程也都進行了詳細的定義。
5
32位BIM構件編碼要求
為賦予(BIM)模型構件唯一識別碼,對(BIM)模型構件進行編碼。在對民用機場工程的建筑信息模型構件進行分類和編碼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特征劃分,形成不同的屬性代碼。標準中未體現的屬性代碼,在實施中需要不斷的豐富和完善,具有可拓展性。
根據模型結構分層拆分原則,本項目的模型構件編碼由項目管理屬性代碼組、設計管理屬性代碼組、構件管理屬性代碼組和 構件實例屬性代碼組構成。每個代碼組內分類如下圖。
工程設計階段模型構件編碼結構
工程施工階段模型構件編碼結構
按這種編碼形式,每個構件的編碼位數是32位。不同組代碼之間用半角下劃線“_”連接;同一組代碼中,相鄰層級代碼之間用英文字符“.”隔開。
模型構件編碼示例
6
構件編碼是怎么錄入的
標準中規定每個構件都需要編碼,而且編碼長達32位,是采用一種怎么樣的錄入方式呢,如果是手工錄入,那人是要瘋掉的。
本項目模型構件的分類和編碼已經借助信息化的手段進行了自動編碼、編碼管理以及編碼查詢等。
據了解現場是這樣做的,甲方委托平臺開發方研發了一套基于Revit的編碼插件,并由咨詢方編制一份全專業的“構件信息一張表”,這個插件將實現構件信息一張表與模型中族文件自動關聯。當安裝完成插件后,調用Revit中的族時,插件會與信息表關聯并進行識別,如果是信息表中已經錄入的族則會自動編碼,如果信息表中沒有錄入這個族的信息,建模團隊可以用這個族先繼續建模,同時將這個族的相關信息根據要求整理到信息表中,提交給插件開發人員,由他們進行擴充工作,如果開發人員在崗,這個擴充工作很快就可完成,擴充完成后,建模團隊框選建模內容就會自動進行編碼。
7
模型創建有哪些要求
標準對模型的創建提出了具體而細致的要求,比如說不同材質、砂漿等級的墻體應分開建模,如女兒墻;
又比如說墻體面層的繪制有如下要求:
1)無墻裙的,其高度按室內地面或樓面至天棚底面之間繪制;
2)有墻裙的,其高度按墻裙頂至天棚底面之間繪制;
3)天棚的內墻面抹灰,其高度按室內地 面或樓面至天棚底面之間繪制。
對構件的命名也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如電氣專業的配電柜命名如下:
照明系統_配電箱_暗裝_1000x1500
窗:百葉窗_C0912
也許其實本應該這樣做的,只是平常大家懶散習慣了,突然認真起來,好像大家都不適應了。
8
模型的精度到底有多深
標準要求BIM 模型應覆蓋相應階段圖紙的全部內容,標準中遺漏的構件幾何信息和屬性信息, 應根據相應圖紙內容和需要進行建模。
施工模型深度為何要達到LOD400,是要求全專業LOD400而不是個別專業。這里槽點最大的是兩塊內容,第一是結構的鋼筋要建模,第二是機電專業的線管電纜要建模。
模型精度實質上是分兩方面限定,第一是構件精度,單個構件的精度定義為幾何精度和信息精度。幾何精度根據表達深度從G1-G4。信息精度根據表達深度從N1-N4四個級別。
第二是模型的深度,模型深度是參照的LOD相關標準定義的。項目實施要求施工圖設計階段模型精度等級不宜低于 LOD300;施工實施階段模型精度等級不宜低于 LOD400;竣工階段的模型精度等級不宜低于 LOD500;并且將LOD與構件精度實現了對應。
比如市政排水專業中潛污泵設備的精度設置如下表:
9
模型精度為什么要這么深
這么高的建模要求一方面是為了完整編碼,后期算量計價方便歸類歸并,另一方面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信息對應。這個信息對應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第一、模型審核(第11節詳細介紹)確認后,由施工員進行模型發布,發布的模型需要在項目管理平臺上進行檢驗批的劃分,檢驗批劃分后與審核確定的檢驗批進度計劃在平臺上進行關聯。關聯后可以在平臺上進行4D進度的模擬。因此只有將模型做完整了,鋼筋,設備,墻體抹灰等都做出來了,檢驗批才是完整的,才可以實現進度計劃的關聯與管理。
第二、“質量驗評”工作。何為“質量驗評”,它是要把施工過程中的工序工藝,質量控制點,驗收環節等與BIM模型關聯掛鉤,因此BIM模型一定要完整。舉個例子,比如說鋼筋安裝,鋼筋安裝在現場有很多的工序及驗收環節,比如開工報審、鋼筋加工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鋼筋安裝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鋼筋連接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這些內容在模型當中體現不出來的,但是現場施工人員及監理需要拍攝影像資料,這些影像資料要在模型中和對應部位檢驗批的鋼筋形成關聯,作為質量見證的一部分,存檔備案,如果不做出鋼筋模型,質量驗評與模型就無法實現關聯。
第三、現場質量巡檢。專業監理工程師也是要依據模型發布現場質量巡檢,如鋼筋安裝檢驗批在進行質量巡檢時,先在模型上選中此檢驗批的模型,然后基于模型發布質量巡檢,在線自動生成表單,填寫表單。這些都需要一個完整的模型。
第四、計量支付。質量驗評模型準確完整,施工單元質量驗收合格后,總包才可以申請計量支付。對于清單項中由模型構件輸出的工程量,承包人應以深化設計模型輸出的工程量作為計量支付申請的依據,模型輸出的工程量優先級高于圖紙。這也需要精確完整的模型作為支撐。
10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參與其中
高標準嚴要求,總包單位沒有足夠多的BIM工程師完成這件事情,而且工期又緊,且甲方明確要求先進行施工模型深化,經各方確認后才可以施工,在這些條件下,只有投入足夠的BIM工程師參與其中。
目前已經在施工的機場房屋附屬工程兩個標段的總包分別是中建八局和三局總,實施模式是總包再把BIM內容拆分后發包,總包自身的BIM團隊對模型審核把關并整合。參與實施的所有分包人員都需要駐場按時按點完成工作,經審核完成后才可以離場。因此外面傳出來的上百人建模團隊確有其事,以中建三局為例,現場就有一個大型的BIM辦公空間和相鄰的兩個小型辦公空間,足以容納百人建模團隊。
總包進場前項目經理對進場的BIM工作人員都要在甲方的工程管理平臺上進行報備,對人員進行固定。但了解下來,總包對分包的BIM管理團隊并未進行人員固定,分包駐場階段完成自己相應的工作后就可以離場。
11
模型成果的審核
總包的BIM成果是要經過甲方審核確認后才能拿到相應的BIM費用,如果施工前審核不通過或是有漏項,那就按照漏項扣相應數額的BIM款項,BIM費用的結算也是按照完成的BIM工作量計費的??偘鼘Ψ职腂IM管理亦是如此,這種費用至上的管理方式也許是解決目前BIM不落地最有效的方式,但是這對各方的管理實際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BIM工作量計價問題,在報價時就需要對每項BIM工作進行細致拆解,即BIM模型的費用是由哪些細項具體組成的,類似于施工的工程量清單計價,這樣在實施時才能具體扣費,這對BIM總顧問的管理要求提高了很多。
總包單位的BIM模型成果是要經過四方審核確認后才能用于現場施工和算量計價,這四方是BIM總顧問方,監理方,設計方及造價方。施工單位自查的模型確認后,由專人上傳到BIM協同管理平臺上,四方進行審查,工程管理平臺本身可以實現三維模型在線瀏覽查看,各方是否都是在線查看審核模型還太清楚,但目前了解到各方還是以Word文檔匯總發現的問題??偘麭IM管理專人從平臺上下載審核發現的問題,后繼續修改模型.
四方審查的主要是以下12個方面的內容模型文件審查、項目基準審查、模型邊界審查、模型構件審查、模型審查、屬性信息審查、構件碰撞審查、模型視圖審查、圖模一致審查、模型計量審查、資源庫審查、模型應用點審查。這四方審查不是走走形式,而是切實發現問題,如果重要的問題沒有被各方審查出來,甲方是會進行相應的批評和處罰的。
模型修改到位后施工前要上總經理會議,這個總經理是甲方的項目總,就模型情況各方對項目總進行匯報,經各方同意后確認模型通過。我很好奇甲方的項目總是否有時間和精力關注BIM模型這件事情,據了解現場確實是在這樣做。這就是這個湖北省一號工程對BIM自上而下的重視。
12
用BIM工具進行工程牽頭
用BIM工具進行工程牽頭的模式已經初步形成。有分包BIM團隊做變配電的BIM模型,里面有大量的電氣設備需要做模型,模型要求是1:1,這1:1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則很難。不僅難在模型,還難在協調,里面的電氣設備來自不同的廠家,有十數家之多。設備要做到1:1,事先就得拿到設備圖冊,就要求事先確定好設備廠家,因此就要提前設備的招采工作,和這個BIM團隊對接的設備廠家就有十數家。招采工作又是一個大工程,通常一部分設備可能是甲方采購,一部分設備是施工方采購,要把招采工作提前,事先介入,是需要大量協調工作。從招采工作提前來看,本項目已經有用BIM來牽頭項目開展的意味了。通過BIM這個管理工具,把各個分散的專業捏合起來,把一些業務流程提前。
13
用好BIM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上文講到甲方的項目總會親自參與審核總包的BIM成果,這點很難得,表明了本項目應用BIM及工程信息化的決心。但還遠不止此,在這個項目上施工一線的施工員、造價員、監理工程師、總監理工程師、投資監理、分包單位都在深入應用BIM工具。
舉例說明,總包的施工人員要自查BIM模型,模型經過各方確認后,其還要進行模型發布,檢驗批的劃分,進度計劃的管理等等;總包的造價員要根據模型明細表的統計進行量的整理歸并并與傳統算量進行對比;監理工程師要在平臺上對上傳的模型及進度計劃進行審核確認 ,現場質量巡檢,質量驗評資料的關聯,平臺上各種表單的確認等等。各方的BIM工作遠不止舉例列出的這些。所有的進度計劃,現場質量巡檢,質量驗評,人員名單報審等傳統紙質資料的形式,目前都已創建在項目管理平臺上,全部線上化,實現無紙化報審。
在實施過程中各方的工程師對這個項目的BIM應用可能不適應,因為對每個人的要求都提高了,過程全部在線可查,勢必會不自在,但是沒辦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資料和現場對應及質量管理,消除兩層皮。工程信息化必將使這個行業越來越好。
14
結語
這個決心要做成以BIM工具來總牽頭的BIM應用項目,從一開始BIM實施標準的制定,信息化的戰略規劃布局,工程一把手自上而下的管理與決心,BIM模型的深度及其應用,計價支付,質量驗評,現場無紙化管理,參與BIM實施的人數之巨,都堪稱是中國BIM史上一個里程碑的項目,我們拭目以待,看看信息化是如何改變和管理這個古老的行業。
文章行文倉促,涉及內容較多,難免有錯誤疏漏,懇請讀者批評指正。文中的觀點僅代表個人,與牛侃BIM微信公眾號無關。
文章完……
注:文中的圖片均非項目實施圖片,僅供交流學習使用,嚴禁用于商業用途。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revit中有的構件體積沒有計算
下一篇:Revit如何分割自適應路徑?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