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
寶鋼的一則新聞:
數字化設計、數字化交付、數字孿生工廠
記者 夏瑋,公眾號:中國寶武工業元宇宙橫空出世:寶鋼股份與寶鋼工程攜手打造首個連鑄數字孿生工廠上線
這些技術做法仍然是BIM+,但是名詞術語上則升級為數字孿生和元宇宙概念,寶鋼甚至于連BIM術語都不提了。作為冶金工業的央企,寶鋼此項目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BIM的下半場(2017-2022)
從2017年國務院發文(國辦發〔2017〕19號,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使得BIM術語完全確立,至今2022年已有五年,BIM概念已經盡人皆知,實踐雖眾但落地成果微薄,無數質疑叢生,雙軌制依然在低水平上大量重復。
BIM在中國發展的十余年作為第一輪,整個BIM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下半場,BIM也即將開始進入下半場。
光銘研究院,公眾號:FMBIM2018:BIM進入下半場
于是業界領先者如寶鋼等已經開始避而不談BIM,升級為數字孿生、元宇宙,這可以視為原教旨主義BIM名詞的結束。
BIM的下半場也應該是要結束了。有人說BIM這個詞也要掛掉了。
住宅、公建與基建的BIM發展概況 2022V2
利用【等同BIM】思想顛覆國外原教旨主義
深圳市建筑科技促進中心主任岑巖與高級顧問陳光等人發展了“等同裝配”、“等同BIM”、“等同FM”的學說,總結了過去原教旨主義做法的經驗教訓,提出來新的系統思路和技術路徑。
破解FMBIM的原教旨主義 合集V2022.8
不破不立,如果沒有破除對于國外原教旨主義的迷信,就不可能走上摸索本土化的道路,就無法將國外先進技術理念與中國現實情況相結合。換句話說,既沒有走群眾路線,也走不上高算力大道。
BIM的主要走向:
1,CIM
以深圳為代表的CIM建設,升級了以前的傳統智慧城市做法。GIS沒能完成的任務,BIM也完不成,于是就催生著下一代技術快快成長起來。
BIM納入國家戰略:深圳對BIM/CIM提出高要求
智慧城市之建筑元宇宙11:BIM、CIM與建筑元宇宙的術語之爭
2,數字孿生
這個說法主要用于以寶鋼為代表的工業領域,以高鐵、水利和機場為代表的大型基礎設施領域。源自工業領域的數字孿生本來就做的很充分了(低算力天花板之下),卻惹得建筑領域從CAD走入了BIM,結果非也。現在從BIM再入數字孿生也算是一種算力升級了,很多時候也講不清楚這里面的關系,只能以名詞之爭蓋之,一糊涂賬。里面大概只有物理仿真是來真的。
元宇宙學習15:帶物理引擎的SimReady模型資產
等同BIM拾陸:無結構,不BIM
3,建筑元宇宙
雖然元宇宙的形態未定,但是在城市建筑一側,無疑是有BIM技術成分在里面的,或至少是原生的BIM理念。所以說《等同BIM十叁:建筑通往元宇宙的墊腳石》,BIM作為建筑元宇宙的主要成分,還是很夠格的,只是要走上高算力的大道,不能再以昨天低算力局限住新的生產力的發展了。
B.I.Metaverse
建筑元宇宙合集,2022.8
4,物聯網(樓車城)
寶鋼項目上其實主要就是BIM+IoT應用,認真把這些經典技術用到生產里面去,已屬不易。但是在名詞術語上還不能罷休,雖然項目上的這個IoT(物聯網)說到底還是古老的弱電智能化。
智慧城市之建筑流派10:從智能建筑到智能家居、物聯網
而作為物聯網操作系統典范的鴻蒙OS(深開鴻OS、鴻蒙OS、開源鴻蒙等),恰好又是以軟件為主賽道的自主開發的產物,這在以新型舉國體制力挺做關鍵技術研發的大環境背景下,這一面大旗顯得如此鮮明。鴻蒙把BIM當做物聯網操作系統上的空間軟總線,這是對BIM原生理念的典范解讀。
樓車城元宇宙6:滑板底盤解放空間容器
樓車城元宇宙5:找車位與畫圖
樓車城元宇宙4:從擰螺絲開始建設城市
樓車城元宇宙3:未來的算力分布
樓車城元宇宙2:從馬力走向算力
樓車城元宇宙1:城市文明4.0的第一個高算力任務
5,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在近年來的發展非常搶眼,但進入建筑領域見面禮就是BIM。隨著AI發展越來越快,BIM+AI已經蓋不住它的鋒芒了。模仿“互聯網+”的“BIM+”,到此就該收場了,誰也加不上去,哪個都比它大。
算力重力10:AI+BIM,提出高算力任務
CAD與BIM共生,走向ABC
為BIM尋找出路這件事,從十年前的設計不行找施工,施工再不行就上BIM運維,已經走到了盡頭,沒有出路。現在總的來說,幾個走向都是在走向高算力了,有些已經《算力重力6:GPU高算力大道》。高算力,這是正確的大方向。
算力批判1:CAD與BIM屬于同一代技術
PC電腦時代至今恰好是40年(1982-2022),一代傳奇AutoCAD也正在慶祝她的四十歲生日。技術史合集:穿越時空的AutoCAD,BIM/CIM與建筑元宇宙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