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中國圖學學會第七屆“奮發圖強”青年科學家論壇之數字孿生賦能智能制造專題論壇暨中國圖學學會“奮發圖強”青年人才學術沙龍2024年度第三期(總第23期)于2024年7月20日下午在大連成功舉辦。數字孿生賦能智能制造專題論壇就數字孿生前沿技術與工程應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本次論壇共邀請了6位學者展開學術交流,著重研討數字孿生在智能裝配、產線規劃、無人工廠、人機協同、結構優化設計等方面的進展,旨在促進數字孿生在智能制造領域的落地應用,為青年科學家提供學術交流平臺,助力圖學發展。
數字孿生賦能智能制造專題論壇主席是來自第九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中國圖學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莊存波副研究員和大連海事大學張吉慶興海副教授。論壇由南京理工大學童一飛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學鄭帥教授主持。
第一位演講嘉賓是來自英國德蒙福特大學的高級講師Feng Chen,報告題目是“Smart Supply Chain Evolution: Leverag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Digital Twins”。他深入探討了數字技術在供應鏈管理領域的應用。介紹了“數字化轉型”的概念及其在傳統供應鏈模式上的創新應用。報告還重點介紹了“集成架構”思想,旨在將數字孿生集成到供應鏈生態系統中,從而在快速發展的數字環境中創建更智能、更高效的供應鏈。
Feng Chen高級講師報告:Smart Supply Chain Evolution: Leverag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Digital Twins
第二位演講嘉賓是來自大連理工大學的孫清超教授,報告題目是“航空發動機高性能數字化裝配理論技術探討”。他首先介紹了數字化的物理信息融合與智能化工藝參數精準調控等優勢條件,并在此基礎上展示了適應我國航空發動機裝配技術及數據基礎,通過理論與試驗/測試數據的有機融合,以解決純理論的數值計算不能完全準確反映高隨機性裝配性能調控需求的挑戰,從而建立以滿足裝備性能為目標的航空發動機高性能數字化裝配理論技術體系。
第三位演講嘉賓是來自廣東工業大學的冷杰武教授,報告題目是“數字孿生驅動的開放式架構產線變型設計及優化”。他介紹了產線的開放式架構設計方法,從而實現了高頻換產需求下產線的快速、經濟、高效的重構。同時分享了數字孿生驅動的開放式架構產線快速變型設計方法、分布式設備遠程近物理調試方法以及性能優化方法,并為現場學者介紹了電子制造等相關產線設計優化案例。
第四位演講嘉賓是來自大連理工大學的宋學官教授,報告題目是“重大裝備形性一體化數字孿生關鍵技術”。他針對數字孿生模型在計算精度、計算速度、數據融合等難點導致其在重大裝備中的研究和應用還十分匱乏的問題,介紹了“形性一體化數字孿生”框架和解決方案,實現了裝備級的數字孿生快速構建與部署。同時,還介紹了其團隊成果在港口機械、建筑機械、礦山機械、壓力容器、航空航天裝備等重大裝備上實際測試與應用。
第五位演講嘉賓是來自南京理工大學的童一飛教授,報告題目為“黑燈工廠:優勢、挑戰與未來展望”。他首先向大家介紹了黑燈工廠的基本概念,其通過過程控制系統、智能傳感器和工業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實現了生產過程的無人化,可以有效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生產質量、提升安全性并幫助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隨后,就建設黑燈工廠面臨的成本問題、可靠性問題、人員需求和適用性等問題,結合數字孿生技術打造現代化黑燈工廠展開介紹。
第六位演講嘉賓是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博士后研究員范峻銘,報告題目為“一種視覺語言模型賦能的互認知人機協作制造系統探索”。他首先介紹了一種基于視覺語言模型賦能的人機協作制造系統,在此基礎上又分享了該系在自適應任務規劃、自主導航與操作執行以及在人機的技能遷移與機器人的自主泛化學習等任務上的應用。
本次數字孿生賦能智能制造專題論壇匯聚了來自制造業、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多領域的精英與學者,現場就如何克服數字孿生相關技術挑戰、促進跨界融合、提升生產效率等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不僅加深了學界和業界對數字孿生技術的理解,更為推動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構建智能制造新生態提供了寶貴的思路與啟示。同時,數字孿生賦能智能制造專題論壇還促進了青年學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拓寬其學術視野,創建了展示個人研究成果、學習他人經驗的平臺。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中央企業BIM軟件創新聯合體啟動大會暨第二屆BIM成果應用大會在京召開
下一篇:征集全國決賽裁判員(含BIM)!2024年住房城鄉建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全國決賽將于10月在安徽合肥舉辦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