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作者簡介:
張東霖_lyndon,鷺云筑副總經理,曾擔任多家企業的BIM總監一職,為企業規劃BIM發展戰略,組建BIM團隊, 設定項目執行標準, 主持及參與過的大陸以及臺灣BIM項目超過50個。曾擔任高校BIM教材《BIM應用:Revit建筑案例教程》編委、 腿腿教學網授課講師、BLC廈門站演講嘉賓、多家企業技術顧問等。
本文來源,BIM咨詢企業:鷺云筑BIM咨詢 微信公眾號:LYZBIM
圖面參與方人員權利責任:
01/工地所長(審查):圖面最終審核確定,施工圖整體規劃,施工圖執行監督,各細部收頭做法原則制定。
02/工地主任(規劃主任)原始圖面檢核(自主檢查):組織各廠商圖面檢討會,圖面資訊匯總及回饋,施工圖繪制進度跟蹤回饋,圖檔(圖紙、模型)管理以及更新。
03/工地工程師:依循所發布施工圖進行現場施工及查核動作(現場查核、反饋)。
04/BIM工程師(細設模型、自主檢查):圖檔(圖紙、模型)管理,模型創建,圖面檢核,施工圖繪制。
結構軀體圖審圖及送審流程:
01/結構軀體圖審圖流程
PS:BIM所建立模型數據輸出的施工圖需經過層層審核,最后由業主及設計簽字蓋章,作為現場施工的圖紙依據。
BIMer的角色定位:
為大家介紹完結構軀體圖后,在文末我再啰嗦一下,談談對BIMer的角色定位。BIM的出現,使得施工方有了較為科學的改善工具,相比傳統由駐場的繪圖組繪制的營造施工圖,BIM產出的圖紙可隨時間改變而及時產出所需的平面、立面、剖面及詳圖,實時提供最正確的信息,大量減少人工校正的維護量,確保資料一致性;其次,三維可視化加強了各方對二維圖紙的理解,減少了圖紙的學習時間,讓溝通更順暢;同時,可更好的進行整合管理,輸出更精確清晰的結構軀體圖、CSD(管線綜合圖)、SEM(預埋預留孔洞圖)、CIP(施工協調計劃圖)。相同的,我們利用BIM去完善并深化設計圖,輸出精細化施工圖協助精細化管理何嘗不是一個既實用又可落地的應用?!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BIM結構知識-結構?軀體?什么是結構軀體圖?(中)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