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設計單位? UDG聯創設計/大家建筑工作
項目地址? 江蘇無錫
建成時間? 2022年
建筑面積? 18.8萬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設計單位提供。
無錫量子感知產業園地處惠山城鐵商務區核心地段,總建筑面積28.8萬平方米。設計旨在探索工業建筑從功能容器到城市生態單元的范式轉型,其中一期二期已建成部分為18.8萬平方米。基地西鄰城市濕地公園,西、南界面作為城市形象展示的前沿,其設計突破了傳統工業園區的封閉性,在生產效率與空間品質之間建立了新的平衡。
從功能集群到空間共生
傳統工業建筑的設計邏輯通常根植于線性生產流程,形成功能單一的封閉集群。面對當代產業園復合化的發展需求,項目以 “開放共享“為核心理念,通過南北向的生態景觀主軸,串聯研發、生產、配套等功能組團,并與西側城市綠帶形成雙向滲透的生態廊道系統。這種空間架構不僅確保了產業功能的高效流轉,還將濕地公園的自然景觀引入園區,使生產空間與城市環境形成有機對話。
在功能組織上,項目整合了生產、研發、商業配套和人才公寓等多元業態,打造出既富有工業美學特色,又尺度宜人的空間環境。目前,一期和二期的生產廠房及附屬辦公已投入使用。隨著三期配套及高層辦公樓的推進建設,一個以 “量子產業” 為特色的多功能集聚區正逐步成型。
生態與社交的復合網絡
園區以中央景觀主軸為骨架,構建多層次的空間體驗網絡:蜿蜒的生態步道和環形跑道形成動態交通系統,串聯起休憩庭院、交流廣場、運動場地等功能模塊,將自然生態轉化為可參與的社交場景。員工在通勤路徑中穿越生態綠地,在開放廣場中偶遇交流,在運動場地中放松身心,實現了從 “生產機器”到“活力社區”的轉變。
軸線盡端的標志性空間節點,既是園區的視覺焦點,也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通透的首層設計與西側公園形成視線通廊,建筑立面的消隱處理讓自然景觀自由滲透。內部街道系統通過張弛有度的空間序列,打破傳統廠房的封閉邊界,使建筑群體以謙遜的姿態融入城市肌理,構建起“園區—公園—城市”的連續景觀界面。
理性邏輯下的工業美學
生產廠房的設計在成本控制與美學追求之間取得平衡。標準化窗墻系統和模數化建造確保了經濟性,水平向的立面語言強化了建筑的橫向延展性,同時巧妙協調了不同單體的層高差異,形成了統一的視覺秩序。立面線條的凹凸變化與橫向帶形窗、轉角玻璃的虛實對比,賦予了建筑輕盈懸浮的現代感,使規整體量擺脫機械感,成為功能與形式共生的載體。
在這里,工業建筑不再是功能至上的“灰色容器”,而是通過材料質感、比例尺度和光影變化的細膩處理,展現技術理性與美學追求的深度融合,為當代產業建筑的形象塑造提供了新的注解。
無錫量子感知產業園以開放的姿態重構工業建筑與城市、自然的關系,在效率優先的產業邏輯中融入生態與人文基因。南北軸線的綠意漫過廠房立面,研發與生產空間在景觀網絡中自由對話。無錫量子感知產業園不僅是一個產業集聚區,更是一次對 “工業城市主義” 的前瞻性實踐——讓科技與自然共生,讓空間服務于人的體驗,為產城融合時代的園區設計書寫了充滿想象力的注腳。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無錫量子感知產業園(一期、二期)
項目類型:產業園區、工業建筑、辦公建筑
項目地點: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
建成狀態:建成
設計時間:2019年—2020年
建設時間:2020年—2022年
用地面積:11.6萬平方米(大地塊)
建筑面積:18.8萬平方米
設計單位:UDG聯創設計/大家建筑工作室
主創建筑師:錢強
設計團隊完整名單:
方案設計:楊佳蓉、沈成龍、殷汝潔、柏櫻、譚新宇
施工圖設計:俞斌、周勤、吳探、蔣曉君、江海平、楊潔、王詩媛、李賀、葛晨曜、陳蓓青、金泓亦、王炳洪、徐晨銘
景觀:臺城景觀
業主:無錫市城際鐵路惠山站區管理委員會
攝影師:Mlee studio
版權聲明:本文由UDG聯創設計/大家建筑工作室授權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投稿郵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東營住建局關于隋艷等二級建造師初始注冊證書核發的公告(2025年4月16日)
下一篇:政策新聞 | 安慶市住保中心召開2024年度領導班子及班子成員綜合考核工作會議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