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2025年4月15日,明清官式建筑營造技藝非遺傳承人、故宮太和殿彩畫修復主持人、著名古建彩畫大師張秀芬,在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正式收納6名高校青年教師作為其徒弟。收徒儀式由中國建設教育古建工作委員會主辦,曾主持或參與天安門、恭王府、故宮角樓、中南海懷仁堂等古建筑油飾修繕的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著名古建油作專家蘇治勃擔任司儀。這是首次公開舉辦中國古建筑營造大師收徒儀式。
張秀芬大師自1974年進入故宮博物院工作以來,師從張德才、王仲傑先生這兩位古建彩畫泰斗,從調顏料學起,自描花紋做起,深耕彩畫領域37年。張秀芬大師曾主持故宮數百處建構筑物油飾彩畫修復的規劃、設計和施工,主持北京大高玄殿、清東陵和裕陵等多處殿宇、陵寢的油飾彩畫保護方案設計,參與國內多處古建筑油飾彩畫施工方案審核,特別是擔任北京中軸線油飾彩畫修復勘察設計及現場業務指導,還對元明清三代旋子彩畫具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為古建彩畫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今年4月以來,張秀芬大師和幾位古建專家一起蒞臨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向參加首次中國古建筑技術師資培訓班的20多名高校青年教師面對面講授、手把手指導古建營造技藝。
經過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古建工作委員會遴選,6所高校從事古建筑教學和科研工作的6名青年教師,拜入張秀芬大師門下學習彩畫技藝,他們分別是(自左向右):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曾曉陽、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英杰、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李楠、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史波、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王文霞、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于琍。在司儀指引下,6名青年教師身著傳統服飾,依次向端坐在太師椅上的張秀芬大師行拜師禮、敬茶、獻禮物,表達對師父的敬重和研學傳承古建技藝的決心。張秀芬大師回贈自己所著的彩畫專業書籍,寄語徒弟勤奮學習、潛心鉆研,將彩畫技藝發揚光大,并傳授給更多青年學生。
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副理事長李平出席收徒儀式并講話。李平認為,我們沿襲孔子、魯班等先賢和祖師,承繼儒家和工匠傳統,在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舉行古建營造大師收徒授業儀式,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創舉。李平指出,稱之為創舉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這是中國建設教育協會成立30年來第一次舉辦收徒授業儀式,也是全國古建筑行業第一次公開舉辦收徒授業儀式,是建設教育和古建行業首開先河的舉措。第二,授業之師是以畢生心血守護彩畫技藝的非遺傳承人,技藝精、業績優,行業和社會影響大;拜師之徒是在全國建設類高校中遴選出來的古建教學與科研負責人,2名博士、4名碩士,產教融合層次高,在職業教育方面意義深遠。第三,儀式在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的齊魯之邦,在古建底蘊豐厚的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舉辦,在文化傳承方面意義非凡。
希望6名徒弟以師為范,既承工匠精神之嚴謹,又秉守正創新之銳意,做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彩畫技藝的天地中精益求精,讓傳統之美與時代共鳴。
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古建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古建筑學家梁思成、羅哲文先生一脈的嫡傳弟子, 北京國都傳統建筑研究院院長肖中義出席收徒儀式并講話。
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國強出席收徒儀式并致辭。最后,張國強為張秀芬大師收徒儀式即席賦藏頭對聯一副:
(上聯)秀麗丹青,雕梁畫棟描璀璨
(下聯)芬芳彩繪,錦簇花團展繽紛
(橫批)藝傳千古
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培訓中心副主任丁樂、古建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陳安琪,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傳統建筑木作專家蔣伯生,油作專家劉鐵軍;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王加勝,青年教師丁翠、國寧一同參加并見證收徒儀式。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煙臺住建局關于2025年第十二批建筑業企業資質延續(告知承諾)的核查公告(G032025041601)
下一篇:政策新聞 | 煙臺住建局關于2025年第十三批建筑節能技術產品應用認定結果的公示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