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政策保障。制定實施《黟縣歷史建筑保護利用管理辦法》,配套出臺《遺產核心區保護區房屋維護修繕管理暫行辦法》,建立房屋維護修繕聯合審查機制。通過申報國家及省級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及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支持,系統推進歷史建筑、傳統建筑及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工程。截至目前,全縣保存各級文物保護單位92處(國家級4處、省級11處、市級20處,縣級57處),登記不可移動文物1684處,歷史建筑527處,非物質文化遺產89項。
數智賦能。建成省內首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平臺,創新實現歷史建筑信息“一站式展示”,涵蓋從建筑結構到修繕檔案,從文化故事到三維模型全方位內容,全面構建起古城文化遺產的“數字基因庫”。截至目前,平臺整合20余條與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收錄超過500份古城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的檔案資料,完成約5平方公里區域的三維建模。
業態創新。立足古民居文化特質,構建“文化體驗+休閑度假+復古經營+景觀觀賞”多元民宿矩陣。以認購模式打造南屏“晴園”、龍江“驛境”、屏山“御前侍衛”、西遞“徽娘”等一批精品民宿客棧、文化酒店,采用認租方式培育塔川“偶得壹處”、“塔川書院”等一批鄉野村居新業態。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重慶市住建委關于公布2025年第17批二級建造師注冊人員名單的公告
下一篇:政策新聞 | 吉林省住建廳關于對全省勘察設計行業2024年統計調查結果的通報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