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尊敬的李建濱委員:
您提出的《大力推動智能建造發展,實現建筑產業“產能升級、資本匯聚、產業集群”,推動從建造大省走向智造強省》提案收悉。該提案對于推進我省智能建造提質擴面,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廳認真研究、積極吸納,經商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經信廳,現答復如下:
建筑業是我省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2024年,我省建筑業總產值2.46萬億元,居全國第三;建筑業增加值4877億元,占全省GDP5.4%;建筑業入庫稅收770.9億元,占全省稅收5.6%。近年來,我省堅持以科技創新塑造新優勢,大力發展智能建造,加快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一是統籌規劃發展路徑。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制定《關于加快推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會同省科技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生產要素科學配置、技術工法創新突破、行業產業深度轉型。召開全省住建行業科技發展工作暨建設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樹立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導向。開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改革,組建浙江省智能建造專家委員會。2023年、2024年我省智能建造經驗做法被住建部刊發。
二是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智慧運維等重點支持方向,2021年以來組織實施“基于新型零碳再生材料的綠色智能建筑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等省“尖兵”“領雁”科技計劃項目12項,投入省財政補助經費3100余萬元。推動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推動智能建造與工程軟件、濱海基礎設施綠色建造與智能運維、深海基礎智能建造與運維等3家省重點實驗室組建。實施一批智能建造領域首臺(套)攻關項目,近年來已有28臺(套)施工裝備通過浙江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
三是強化試點先行示范。啟動課題《智能建造標準體系和成效評價體系研究》,為全省推進智能建造提供量化評價體系。加大智能建造實踐力度,開展智能建造項目試點,確定34個省級試點項目,每年上報試點工作成效。鼓勵企業先行先試,15家企業被評為浙江省智能建造試點企業。發布《浙江省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案例(第一批)》,及時推廣經驗做法,助推行業發展換擋提速。2023年溫州、臺州被住建部評為優秀試點城市;2024年臺州被住建部評為優秀試點城市。
四是注重實踐降本增效。印發《浙江省智能建造技術裝備應用目錄(第一版)》,總結推廣智能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智慧運維、建筑產業互聯網、智能建造裝備等6大類26項智能建造技術。堅持“實用為先、成本為要”,將發展智能建造與推動建筑施工設備更新有機結合,測量機器人、內外墻施工機器人、樓地面施工機器人等一批成熟的智能裝備投入使用。召開全省智能建造試點暨建筑施工智能設備更新工作推進會,專題推廣智能施工升降機經驗做法。目前,臺州已有600多臺智能施工升降機在使用,占比將近60%,每臺為企業降低成本5萬元/年。住建部發布的智能建造經驗做法清單(共三批)中,我省共26條經驗做法入選,位居前列。
五是推動產業鏈整合閉環。實施強鏈補鏈延鏈工程,支持試點城市和建筑強市打造全產業鏈總部基地和研發基地,助推產業布局從“零散點狀”向“系統鏈式”轉變。臺州通過提供優惠政策、引進優質項目、支持課題研究等方式,引導部品部件生產、高端裝備研發等智能建造上下游企業向心集聚,已打造3個智能建造產業園(集群)。推動建筑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培育標志性建筑業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14個。
六是引育專業人才團隊。支持高等院校、行業企業、研究機構聯合成立省智能建造專業聯盟,舉辦省智能建造人才培養高端論壇,搭建產教研融合平臺。積極探索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在省屬高校開設智能建造課程,培養專業人才和產業工人隊伍。溫州深化“智能建造裝備+產業工人”路徑,形成250多個智能建造班組,孵化出集裝備租售、人員培訓、設備維修于一體的智能建造服務平臺3個。臺州開展“500精英”計劃,加大高層次人才招引力度,并對引進智能裝備創業創新團隊的企業給予200—2000萬元獎勵。截止2024年底全省建設行業中,全省勘察設計大師有47人,正高級和高級工程師分別約0.33萬人、6.28萬人,廳直屬單位中共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59人次,施工現場專業技術人員55.86萬人。
但正如您在提案中提到,當前建筑業發展還存在“大而不強”“有而不優”“點強面弱”等問題,部分地區還存在智能建造的政策引導扶持不夠、發展智能建造氛圍不濃等問題。下一步,結合您提案建議,我廳將以推進試點城市建設為抓手,加大智能建造在各環節的應用,推動智能建造提質擴面。
一是加快構建智能建造政策體系。會同發改、經信、科技等部門聯合印發《加快推進全省智能建造“提質擴面”三年行動方案》,實施健全完善標準體系、應用場景拓展升級、重點領域攻堅破冰、全產業鏈協同發展、人才隊伍引育等五大行動。開展智能建造標準體系和成效評價體系研究,編制《浙江省智能建造評價導則》,建立覆蓋設計、生產、施工、計價、運維等方面的智能建造標準體系。
二是推進建筑業領域“兩創融合”。實施高能級科創平臺“伙伴計劃”,建立“平臺+高校+企業(用戶)+產業鏈”合作機制,推動聯合攻關、承接業務。開展建設領域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建立新技術、新材料應用技術論證機制,加強建筑業技術示范管理。推動“浙江拍2.0”全流程市場化,支持建筑業領域科技成果網上交易。發布《浙江省智能建造技術裝備應用目錄(第二版)》,開展建筑機器人技術標準、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架構等共性標準研究。支持智能建造裝備、建筑機器人產品申報首臺(套)產品認定,經認定的產品納入首臺(套)產品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對納入省“尖兵”“領雁”科技計劃項目、省重點實驗室給予財政支持。
三是加強智能建造試點示范引領。開展省級智能建造試點企業認定(第二批),認定智能建造試點企業20家以上。以“提品質、降成本”為導向,大力培育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加強對試點項目的指導和跟蹤評價。大力推廣可復制經驗做法,對省級智能建造試點企業和項目給予信用評價加分,支持試點項目創建優質工程。適時召開全省智能建造現場推進會暨智能裝備展示觀摩會,進一步濃厚發展智能建造氛圍。
四是大力培育科技創新建筑企業。實施建筑業“新雁陣”培育計劃,搭建“金字塔型”企業培育梯隊,建立建筑業骨干企業培育名錄。制定《浙江省產業鏈“鏈主”企業遴選工作方案》,聚焦綠色施工、智能建造產業鏈,遴選一批對優化資源配置、技術產品創新和產業生態構建有重大影響力的企業為產業鏈“鏈主”企業。完善助企紓困政策,對改革發展、轉型升級中遇到困難的骨干企業“輸血補氣”。
五是加強智能建造人才培養。加強建筑業“三支隊伍”建設,加大智能建造領域人才培養,組織實施建筑工業化、BIM、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等高層次人才培訓項目,提高人才專業化能力水平。以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發起成立的“全國數字建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與“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智能建造市域產教聯合體”為抓手,構建深度對接建筑行業需求的產教融合生態體系。開展建筑業領域新生代企業家“浙商青藍接力”工程,推動建筑業企業家隊伍薪火傳承。培育省級建設領域工匠學院,推進建筑業現代化產業學院建設,加快建設建筑勞務產業園、建筑工人服務園。落實建筑業高技能人才列入地方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將建筑領域相關工種納入緊缺職業(工種)目錄,加強智能建造產業工人培訓考核,為發展智能建造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非常感謝您對我省建筑業發展的關心與支持,希望今后能繼續支持我們的工作,并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5年6月16日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競賽獲獎方案|Flexi Courts,阿聯酋“未來之屋” / GN棲城設計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