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安鄉——一個典型的純湖區農業大縣,是全國重要的糧、棉、油、魚生產基地,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2021年至今,安鄉連續三年被列為全國鄉村建設評價樣本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專家團隊深入一線實地調研,通過精準查找問題,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和建議。安鄉縣委、縣政府以年度鄉村建設評價報告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以鄉村工匠培育、人居環境提升為突破口,切實提升鄉村建設品質,強化評價成果運用,全縣鄉村建設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梅家洲村示范片
扎實培育鄉村工匠,激活鄉村建設人才“引擎”
鄉村工匠是推動鄉村建設的重要力量,也是鄉村建設評價的重要考察指標。安鄉縣根據近三年鄉村建設評價報告指標,不斷總結經驗,完善全縣“鄉村工匠”培育工作,通過管“工匠”來管“農房”,使農房建設工匠都有規范來源以及安全保障。每年由縣住建局牽頭進行鄉村工匠培訓,組織建筑工匠培訓670余人次,重點圍繞建筑識圖、傳統建筑修復砌筑工藝、給排水設計等課程,進行“送教下鄉”及“下沉式”培訓,加強農村工匠實操能力與安全建設意識。為規范鄉村工匠培育工作,先后出臺《安鄉縣農村建筑工匠管理辦法》、《安鄉縣關于規范村民建房規范管理的通知》等管理文件,規范工匠培育和管理工作。通過三年的努力,全縣成功將一大批“土師傅”培育轉型成“新工匠”,為全縣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提升提供了人才支撐,讓“工匠精神”在新時代的農村大地展現魅力。
2024年農村建設工匠培訓會現場
三岔河鎮沙嘴村的村民曹大清通過參加鄉村工匠培訓,順利取得了結業證書。在此之前,曹大清全家年收入只有一萬元左右。在安鄉縣住建局的指導幫扶下,他和10余名取得工匠證書的村民組建了農村建房工匠隊,累計完成危房改造130余戶,家庭年收入顯著提升。在工匠培訓經驗交流會上曹大清講到:“我從事瓦匠進30年,在沒參加工匠培訓前,根本看不懂圖紙,也不懂如何造價,更不知道還有政策法規的要求,全憑自身經驗建房。通過學習培訓后,我不僅能識別簡單圖紙,還能繪制一般的農房圖紙,并提前做好建房資金預算,希望今后每年都有參加學習培訓機會?!?/p>
鄉村工匠培訓現場
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推進美麗宜居“大建設”
在人居環境提升方面,安鄉不斷總結鄉村建設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建設成效,吸收報告提出的建議,采取“共建、共治、共享、共美”的可持續路徑,以桿線整治提升、農村垃圾分類、微景觀打造為三大切入口,走出了一條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新路子,并在2023年獲評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先進縣。
在桿線整治提升方面,安鄉嚴格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部署要求,加強農村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三線”維護梳理工作,逐步開展村莊線路違規搭掛治理工作。制定《安鄉縣2023年城鎮更新提質行動實施方案》,開展清線清桿整治專項行動。由安鄉縣住建局牽頭對縣城區空中桿線進行現場摸底,建立任務清單,僅2023年,安鄉全縣飛線整治完成94條巷道飛線整治。
安鄉縣桿線整治
在農村垃圾分類方面,安鄉通過優化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方式,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治理模式,推動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提升。居住在陳家嘴鎮的村民李順財說:“每年縣里都組織志愿者到村里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和培訓,指導我們對垃圾分類指導,村里給每家每戶都配齊了分類垃圾桶,保潔員每天都會上門進行垃圾收集轉運。現在房前屋后,公路溝渠、田間地頭都是干凈整潔的,生活質量明顯提升了。”
在鄉村“微景觀”打造方面,通過打造“小菜園”“小池塘”“小果園”,建設一批“小公園”“小花園”“小廣場”,鼓勵在公路沿線、文化廣場等場所繪制文化“小墻繪”,傳播文明健康正能量,扮靚村莊“顏值”。以微改造、微景觀促進鄉村環境提升。
安鄉縣梅加洲村美麗宜居村莊
近年來,安鄉縣在鄉村建設領域的持續發力,有效提升了安鄉城鄉一體化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為全國鄉村建設打造了一個現代文明美麗鄉村建設的示范樣板。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四川省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督導廣元市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下一篇:政策新聞 | 麗水市造價站組織麗水代表隊參加浙江省第五屆工程造價技能大賽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