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等13部門聯合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工作方案》,提出按照2024年年底前不少于70%的地級市、2025年年底前全部啟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步驟,推動全區各地在主城區形成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服務優質,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規范有序、商居和諧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截至目前,寧夏回族自治區本著試點先行、示范帶動、逐步推開的原則,結合城市更新等項目,根據各地特色,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力求“一圈一策”“一街一品”,已建成多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不斷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銀川市建發楓林灣小鎮東門口的籃球場,75歲的付大爺每天來這里打籃球。打完籃球回家,付大爺必經一條商業街,餐廳、藥店、干洗店、幼兒托管中心、社區餐桌、圖書借閱室、社區會議室等一應俱全。“住在這里生活方便,早晚去小公園散步,下午打球健身。還能跳舞、下棋、參加老年演出,我和老伴兒在這里養老很安心。”付大爺滿足地說。
進入銀川市金鳳區上海西路街道清水灣社區服務中心大樓的生活鋪里,配鑰匙、縫衣服、清洗鍋底等“小修小補”的傳統業態一應俱全。此外,樓里還集納了“悅來悅兌”積分超市、共享自習室、共享茶吧、百姓健身圈、社區會客廳、奇遇科普室等功能室,大人孩子都能在這里找到樂趣。
清水灣社區管轄7個住宅小區,是一個集商業開發小區和拆遷安置區于一體的混合型社區,現有居民近15萬人。“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需要立足實際,精準找到居民需求和社區治理之間的平衡點,兼顧便民與惠民,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清水灣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補齊服務短板,目前社區實現了辦公有場所、活動有場地、學習有去處,滿足居民多種需求,提供便利的社區服務。
據了解,銀川市加強部門協調,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與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等工作相銜接,同謀劃、同選取、同推進,加強政策集成,形成工作合力。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優化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配置,不斷科學優化布局、補齊設施短板、豐富商業業態、培育市場主體、創新服務能力、引導規范經營,加快推進便民生活圈建設,讓群眾生活更方便更快捷,盡早獲得更多的幸福感。”銀川市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吳忠市利通區古城鎮朔方社區,醒目位置張貼著一張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導引圖,列出了市民步行15分鐘就能到達的便民服務中心、商超、學校等具體位置。去年以來,吳忠市把公共服務與居民需求擰成“一股繩”,加快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為居民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讓城市生活更便利。
中衛市持續完善社區便民服務供給,市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到衣食住行、學習教育等優質服務。同時,為了滿足群眾就近健身需要,優先規劃建設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運動場、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等健身設施,全力打造城市健身圈,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化健身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中衛市田徑場、體育公園等6個、多功能運動場21個、足球場52個、健身步道120余公里,安裝健身器材2489件,全市體育場地總面積達到309萬平方米。
據介紹,寧夏回族自治區未來將重點發展“一店一早”,補齊“一菜一修”,服務“一老一小”等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服務型業態。同時,推動試點孵化培優,力促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在5市高質量開展。支持銀川市、中衛市深化國家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建設,吳忠市開展自治區級試點建設,鼓勵石嘴山市、固原市結合實際,盡快啟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工作,通過高位推動、建強機制、創新模式、發展服務共享場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洛陽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標投標活動抽查結果公示(2023年11月份)
下一篇:政策新聞 | 關于鷹潭盛世華庭小區申請維修資金的預算公示(2024-3-14)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