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在工程項目中,室外內因需要在設計時往往會存在高差,連接高差一般使用踏步,但同時需要設計無障礙坡道,在Revit中繪制坡道可以用坡道命令,也可以用樓板替代,但兩者有所區(qū)別。
以繪制一個3m長、坡度為10%的坡道為例。
用坡道命名繪制時,設置完底部標高、頂部標高以及相關偏移值等參數后,繪制出來的坡道如圖所示:
此時的坡道上下厚度一樣,顯然不符合要求,在坡道的類型參數內將“造型”默認的結構板改成實體,如圖:
將“造型”修改成實體后的坡道看起來比較完美,但會有一個小問題:在坡道起點上厚度趨為0,這不太符合實際施工情。
用樓板繪制時,我們采用“修改子圖元”的方式將樓板邊線的高程進行修改,如圖:
修改完成后的樓板坡道如圖:
樓板坡道也是上下等厚一塊板,那么如何實現類似坡道的實體樣式呢?
我們在樓板的類型參數“結構”里,最后一欄有個“可變”選項,默認是空的,如圖:
將其進行勾選,確定后回到視圖,發(fā)現樣式變了,底部已經平齊,如圖:
用“坡道” 命令繪制坡道選擇“實體”時,在起點厚度為0,用樓板子圖元命令實現坡道時,坡道起點厚度為板厚,但放置樓梯扶手拾取主體時附著不到斜面上,如果坡度用坡度箭頭欄桿扶手可以附著到斜面上,但“可變”參數失效,兩端板厚相等。所以,以上坡道繪制方式視項目情況來選擇。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下一篇:Revit中幕墻網格的劃分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