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森野長廊位于野島?化?活社區的C區,社區前身是建于1951年的東江糧酒廠,在保留原有18棟樓群及景觀肌理的基礎上,自2019年開始改造后逐漸成為惠州最具活力的文化社區。BDSD吾界設計與野島的故事始于2021年,我們在這里打造了一個獨立書店——上野書屋。2022年,我們再次對野島公共花園“野趣綠洲”完成更新,到2024年又進行了野島C區公共區域的改造。
本次改造設計以“森野長廊”為主題,用新舊交錯的方式延續場地精神和氛圍,并以新的建構體打造全新的記憶點,讓人們在穿行中感受新與舊的碰撞與融合。在點、線、面三個維度上將景觀、廊道、廣場、建筑進行鏈接,創造出不同尺度的開放空間,實現橫向與縱向的豐富層次和界面。
連廊:構筑流暢的動線
70多年前的老廠房粗獷而厚重,殘留的建筑相互獨立缺乏系統性,要將建筑和商業空間結合,讓人產生漫游的樂趣,需縫合現有場地的割裂感,一面是考慮原始建筑條件,一面是彌補老建筑與新的應用場景之間的差距。
保留,是對歷史建筑改造最好的設計表達。為避免不必要的拆改,BDSD吾界設計重新梳理動線,以輕量化的空中連廊與上下的樓梯串聯空間,帶來整體的流暢體驗,在動線上拓展單一的漫步功能,優化了二層空間的可達性,兼具了老建筑的保護和創新。
臺階:微小尺度的細膩重塑
C區靠近園區出口的一側在改造前缺乏吸引力,游人很少通過它進入整個園區。BDSD吾界設計希望通過出口的改造,讓建筑與行人通道一體化,將出口處的幾棟建筑串聯在一起,既豐富游園體驗,又能吸引游人前來打卡。開放式的功能既作為通道,又可以成為臺階廣場,滿足節假日時的慶典所需。踏上臺階,建筑間開闊的道路在軸線上與標志性的老煙囪相連接。
野性:自然的粗獷
設計師希望于無形中呈現自然的魅力。保留原來高大的植物,打造一處讓植物可以隨意生長的荒野花園,自然的無序與人工的精巧幾何相碰撞,加強了老建筑的氛圍感。工業風所凝固的時間與自然的四季枯榮交織,現在與未來逐漸融合。
“一個生長中的生活街區”,是BDSD吾界設計在野島歷時4年的更新中持續秉持的宗旨,空間是一個容器,它可以承載人們的喜悅、激動與惆悵,可以賦予歷史與老建筑新的活力,每一次的設計更新只是個起點,留出了成長的可能性才是把空間真正還給人。
項目圖紙
△基地示意圖
△改造順序示意圖
△流線圖
△平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項目信息
建筑師: BDSD 吾界設計
面積: 2000 m2
項目年份: 2024
攝影師:Greenimages
主創建筑師: 林文科、孫征遠
設計團隊: 潘美嘉、何海權、鄔銳康、徐朝陽、蘇日賢
委托方: 野島文化生活社區
地點: 惠州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濰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適用和公布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的通知
下一篇:政策新聞 | 獻策濟南:關于開展人民建議專題征集的公告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