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第19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頒獎典禮于5月10日在威尼斯朱斯蒂尼安宮(Ca' Giustinian)舉行。由Diller Scofidio + Renfro主導,Natural Systems Utilities、SODAI、Aaron Betsky、Davide Oldani等團隊參與設計的設計“運河咖啡館”(Canal Café)獲得本屆雙年展“智能·自然·人工·集體”主題展最佳作品——金獅獎。
該設計既是咖啡館,也是實驗室,它提取威尼斯軍械庫潟湖的水,采用自然—人工混合凈化系統(tǒng)加速其清潔效能,使水達到飲用標準為雙年展的參觀者制作咖啡。
透明管道從潟湖取水,流經去除淤泥毒素的生物過濾系統(tǒng)后,水分兩路凈化:一路通過鹽生植物構建的"微型濕地"膜生物反應器保留礦物質;另一路經人工過濾、反滲透及紫外線消毒生成蒸餾水。最終兩股水流混合加熱,加壓萃取咖啡精華。余下的凈化水則用于澆灌毗鄰的景觀裝置。
設計團隊表示:運河與潟湖既是威尼斯財富與美景的源泉,但也飽受污染與洪澇的隱憂,在大眾旅游與氣候變化疊加的當下,這種焦慮更為嚴重;希望“運河咖啡館”打破這座城市的明信片表象,將咸澀水體轉化為意式濃縮咖啡的醇香,讓人得到純粹的意式愉悅感。至此公眾可以通過“飲用”來體驗威尼斯。
評委會認為,“運河咖啡館”生動詮釋了威尼斯如何成為水上生活的實驗場,其在為城市公共空間作出貢獻的同時,更啟發(fā)了關于潟湖生態(tài)未來的思考。通過模塊化浮動結構和本土材料的運用,這一作品為全球濱海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范本。同時,該項目近二十年的堅持,也證明雙年展可以超越短期的活動屬性,成為持久性研究項目。
金獅獎最佳國家館
巴林王國館
該展館運用了巴林當?shù)氐湫偷谋粍邮浇禍貍鹘y(tǒng)方法,為極端高溫環(huán)境提供了可行解決方案,讓人們聯(lián)想到風塔和涼庭的智慧。設計師表示:建筑必須同時應對環(huán)境韌性與可持續(xù)性的雙重挑戰(zhàn),該展館的思路可應用于公共空間以及人們必須在極端高溫下戶外生活與工作的場所。
特別提名國家館獎
梵蒂岡館
該展館名為《開放的作品》,靈感源自翁貝托·埃科1962年的著作,旨在邀請參觀者共同參與建構的意義。設計通過多層次的修繕工藝活化一座已廢棄的教堂,設計團隊稱之為"關于善治與集體關懷的生動實踐"。該提名旨在表彰其創(chuàng)造的可交流、協(xié)商與修復的空間,成功構建了文化對話的場域。
特別提名國家館獎
英國國家館
該展館以《不列顛地質修復》為名,呈現(xiàn)英國與肯尼亞關于“補償與重生”的對話。展館揭示了建筑作為資源攫取產物的本質——這種攫取催生了不平等與環(huán)境惡化。評委會肯定了其關于重構建筑與地質關系的嘗試,并贊賞威尼斯獎學金計劃作為英國、肯尼亞與威尼斯三國知識交流的典范舉措。
主題展銀獅獎
計算帝國:1500年以來的技術與權力譜系
設計者:凱特·克勞福德(Kate Crawford)與弗拉丹·約勒(Vladan Joler)
該大型視覺裝置通過歷史溯源性研究,揭示了數(shù)百年來數(shù)字基礎設施與社會結構的共生演化。?在殖民主義、軍事化、自動化與資源壟斷互相糾纏的當下,該作品呈現(xiàn)了時空維度中被隱匿的權力網絡,為理解技術史提供了批判性的框架。這幅認知圖譜既是解碼當下的分析裝置,更是構建另類未來的工具。
主題展特別提名獎
另類都市主義:拉各斯自組織市場
設計者:托辛·奧希諾沃(Tosin Oshinowo)
該作品揭示了后工業(yè)經濟廢物處理市場的獨特生態(tài)。其開創(chuàng)性地呈現(xiàn)了非洲市場體系的研究價值,彰顯了市場作為創(chuàng)新原型的重要意義。這些市場構成韌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關鍵節(jié)點,其自適應循環(huán)特性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主題展特別提名獎
大象禮拜堂
設計者:布恩森·普倫塔達建筑事務所(Boonsem Premthada architecture)
該作品以典范的方式展示了以生物材料構建耐久性建筑物的可能性。設計創(chuàng)新運用大象糞便作為建材,極大地減少了材料消耗,實現(xiàn)建筑與環(huán)境的深度共生。該項目在泰國某地進行了實踐——打造了露天保護區(qū)"大象世界",延續(xù)了當?shù)財?shù)百年來人象和諧共處的傳統(tǒng)。該項目既是對這種獨特共生關系的禮贊,亦是對其文化生態(tài)原真性的守護。
參考資料:
https://www.labiennale.org/en/news/awards-biennale-architettura-2025
The public will drink Venice. Canal Cafè Bar, by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 METALOCUS
本文編排版權歸有方空間所有。圖片除注明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歡迎轉發(fā),禁止以有方版本轉載。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郵箱info@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下一篇:BIM建筑|中建西南院新作:成都市天府新區(qū)法院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