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發現預警信息,請盡快核實處置……”2024年8月的某一天,成都市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市安監站)線上巡查發現某工地基坑側壁出現大量漏水和樁間土流失,且存在項目經理、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不在崗等重大安全隱患。隨即,市安監站隨即派出2名監督員進行線下核查,發現該工地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監督人員向屬地住建部門下發《執法建議書》,要求立即停工并責成屬地監督機構督促項目按期完成整改并移交處罰。
成都市智慧工地平臺
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有關領導介紹:“成都市堅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工作要求,依托‘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智慧工地)’平臺,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監管層級從各自為政轉變為市區兩級聯查聯動,監管方式從現場檢查轉變為線上巡查線下復查雙管齊下,初步構建了無處不在、無事不擾的監管新模式,全面提升治本攻堅行動工作成效。”
狠抓管理人員到崗履職,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成都市安監站站長張鳴昌介紹,“通過系統分析2023年全市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原因,發現施工現場項目經理、安全員和總監、安全專監不到崗履職或虛假考勤是誘發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針對此類突出問題,2023年12月以來,成都在市級層面組織10個暗訪組,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施工現場主要管理人員到崗履職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排查整頓主要管理人員不到崗履職和虛假考勤等問題,行動期間共通報8批次,通報項目94個,涉及施工、監理單位107家,扣減施工、監理單位信用分113分,有效的遏止了人員虛假考勤,提高了項目主要管理人員在崗率。
建立層級督導機制,夯實屬地監管責任
為落實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關于層級督導相關要求,成都市安監站在2022年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區(市)縣住建部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工作督導的通知》基礎上,2024年又細化工作方案,進一步規范區(市)縣督導工作,督導監督機構履職的同時采用雙隨機的方式抽查項目實體,定期開展層級督導檢查并建立通報機制,每季度召開區(市)縣安監站長會,對安全隱患排查情況較好的區(市)縣進行表揚,對重大事故隱患排查不到位的區(市)縣進行約談、批評。
成都市安監站站長張鳴昌介紹,“督導工作2023年開展以來,對全市23個區(市)縣住建部門完成7次全覆蓋督導幫扶,共抽查項目447個,發現隱患問題1602個,下發《執法建議書》9份,《責令停工通知書》24份,《責令限期整改決定書》98份,相關隱患問題均已督促整改完成。”
用好智慧工地監管手段,促進行業水平提升
成都市智慧工地平臺建設運行5年來,系統功能、運行模式趨于完善,目前有2952個工地接入平臺,形成了人員管理、裝備器材、建筑材料、施工進度、生產和環境管理五大類34個具體應用場景,大幅提升了施工環境治理、隱患整治、遠程調度、人員管理等監管效率。
成都市安監站智慧工地調度中心負責人馮錫勇介紹,“為更好的發揮智慧工地平臺的監管服務效能,2024年6月-7月,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印發《成都市智慧工地培訓工作方案》,組織區(市)縣安全監督機構開展一對一業務輪訓,大力培訓區縣業務骨干、提升平臺運行效能。2023年以來,市區兩級主管部門,線上巡查項目383512個次,發現安全隱患14514個,文明施工問題12932個,均推送責任單位限時整改,大部分問題隱患均在四小時內整改完畢。”
成都市安監站站長張鳴昌表示,成都市開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工作以來,多措并舉保安全,一線監管人員施工現場安全監管業務流程標準化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工地監管效率明顯提升,有效的遏制了事故多發頻發勢頭。
摘自 建筑雜志社公眾號 2024.09.25 作者 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鄭福成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既有建筑門窗幕墻更新推進會暨門窗幕墻行業技術創新大會在濰坊召開
下一篇:BIM雜談 | 一個工作在BIM一線七年的小老人有話說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