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包括中國在內的153個國家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同年11月,中國全國七屆人大第28次會議審議批準了此公約,使我國成為這個公約最早的締約國之一,在國際上產生了積極影響。2001年5月17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定為每年5月22日。……
究竟什么是生物多樣性?
它對地球生態系統
和人類本身又意味著什么?
詳細了解↓↓↓
01什么是生物多樣性?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將生物多樣性定義為各種生物之間的變異性和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既包括了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也包括它們的全部基因,還包括它們所處的各式各樣的生態系統。它們越豐富、越多樣,地球就越生機盎然。
生物多樣性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菜市場買菜,我們看到的花樣繁多的蔬菜水果,琳瑯滿目的動物制品,都是生物多樣性的一種表現。即便同一種蔬菜,不同品種之間也會有味道、口感等多種差別。多樣的生物意味著更多的選擇。當然這只是最淺顯的理解,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社會和地球還有更深遠的影響。
森林草原、江河湖海、濕地沙漠等多姿多彩的生態系統,為地球提供了水源涵養、防風固沙、固碳、調節氣候等功能。更不為人所知的是,每一個物種豐富多樣的遺傳基因,成為人類社會永續發展必不可少的資源寶庫。
02 生物多樣性為什么那么重要?
用一組數據來了解一下生物多樣性對人類有多重要:
50%全球有一半的GDP產出都與生物多樣性有關。
30億全球近40%人口的生計依賴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樣性。70%用于治療癌癥的藥物中,約7成來源于動植物。
遺憾的是,當我們還沒有了解到全球生物的全貌時,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就在快速消失。在過去的100年里,人類的活動使得物種滅絕的速度是自然滅絕速度的百倍以上。從1970年到2016年間,世界自然基金會監測到的哺乳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和魚類種群規模平均下降了68%。生物多樣性好像一副多米諾骨牌,環環相扣,人類也是這個多米諾骨牌中的一分子,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身。
森林:陸地上90%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
保護生物多樣性,僅僅增加物種的種群數量是不夠的,人類更應該做的是深入了解掌握物種的特性,保護物種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森林、濕地和海洋被稱作地球三大生態系統。先了解一下森林,你知道嗎?陸地上90%的生物都生活在森林中,它是陸地上生物量最大的生態系統。
目前,全球的森林面積大概是40億公頃,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30%左右,別看面積不算大,它卻是陸地上結構最復雜、功能最穩定的生態系統,起著調節氣候、保持水土、固碳等功能。可以說,一旦森林生態受到破壞,地球上的生物將面臨滅頂之災。
在所有的森林生態系統中,熱帶雨林堪稱王者。別看它只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7%,卻集中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物種,世界80%的昆蟲、90%的靈長類動物,都把熱帶雨林作為自己的家園,還有很多生物,人類至今都沒有真正了解。
我國一貫高度重視森林生態的保護和修復。通過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過去10年,中國森林資源增長面積超過7000萬公頃,居全球首位。生物遺傳資源的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各類自然保護地總數量超過1萬處,約占國土面積的18%。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和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了有效保護。
大熊貓:從瀕危到易危 物種保護的中國范例
大熊貓,是我國溫帶森林生態系統中的標志性物種,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得益于幾十年來的生態修復與科學保護,一度曾經瀕危,甚至遭到野外種群滅絕風險的大熊貓,如今無論是圈養還是野外種群數量都得到恢復性增長,棲息地生態保護也進入“國家公園”時代。
作為一個專門從事瀕危野生動物研究、繁育的機構,熊貓基地從上個世紀就開展大量創新性研究工作,以80年代搶救留下的6只病、餓大熊貓為基礎,通過人工和自然繁育,將種群數量擴大到222只,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育遷地保護種群。
而在臥龍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幾十年來,保護和繁育技術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圈養大熊貓330余只。每年元旦前后的年度大熊貓幼崽集體亮相,更是牽動全球億萬人矚目。
在更廣闊的野外,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我國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對大熊貓棲息地進行持續的保護修復。
2021年,我國宣布設立第一批五大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名列其中。公園占地2.7萬平方公里,地跨四川、陜西、甘肅三省,縱橫岷山、邛崍山、秦嶺等五大山系。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 崔書紅:大熊貓國家公園建立,它將過去73個分散的孤立的自然保護區和13個個體大熊貓種群連成了一片,也就是說把過去孤島變成了整片的保護,把過去的生殖隔離障礙取消了,對大熊貓的“走親訪友”,對大熊貓的生殖繁衍,對大熊貓種群的保護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國家公園建成后,通過開展生態廊道建設、植被恢復和科學監測保護,不僅“旗艦物種”大熊貓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公園內8000多種動植物也得到協同保護,雪豹、羚牛、川金絲猴等珍稀動物頻頻在野外巡護中被發現。
對于人類來說
保護生物多樣性
不僅僅是為了保護生物本身
更是保護它們所生存的環境
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讓我們從力所能及的
小事做起 共同參與
保護生物多樣性
作者:安順市生態環境局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崇左市住建局關于征集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公告
下一篇:政策新聞 | 咸陽市城區雨水強排泵站及附屬設施建設工程社會穩定風險公眾意見調查公示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