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2025年11月21日至23日,2025“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建筑智能化創新技能應用”賽項全國總決賽在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成功舉辦。本次大賽匯聚了來自全國95所學校112支隊伍(包括中職、高職和本科組)。這些建筑智能化領域的未來精英,通過“設計+實操+匯報”的一體化競賽模式,全面展現了建筑智能化教育的豐碩成果。
一、高規格國際平臺,聚焦人才培養
作為金磚國家最高領導人會晤機制下成立的重要國際賽事,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已連續八年作為工作成果被寫入《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工作報告》并呈送金磚各國最高領導人。本屆大賽由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中方理事會、“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國際聯盟等多個機構共同主辦,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承辦。
△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組委會執委會主席劉振英發表視頻致辭
大賽開幕式上,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組委會執委會主席劉振英發表視頻致辭,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組委會執委會國內競賽辦公室二處副處長李云潔、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常務理事趙研、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唐玉林、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錢鋒、人工智能物聯網方向裁判長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秦擁軍教授,建筑機器人方向裁判長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員曾以華教授,新加坡泰萊大學蔡昌灑教授等領導嘉賓出席,共同見證這一建筑智能化領域的賽事啟幕。 二、創新賽制設計,重構復合型人才能力
本次賽項聚焦建筑行業數字化與智能化前沿,創新性地設置了“智慧設計”與“智能建造”兩大并行模塊,全面考核參賽團隊在智慧設計、智能建造與協同創新方面的綜合能力。

比賽日上午,參賽團隊同時展開兩個模塊的競技。在“智慧設計”環節,選手使用數維建筑及CONCETTO設計軟件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統的建模與設計方案;在“智能建造”環節,團隊可選擇人工智能物聯網傳感器實驗或建筑機器人實驗,進行硬件開發與調試。下午則進入團隊成果匯報環節,各隊需系統展示設計成果與實驗內容,并進行限時答辯。

這種“軟件+硬件+表達”的綜合任務設計,構建了從虛擬設計到實體調試的完整技術閉環,全面檢驗了建筑智能化人才的系統構建與項目實現能力。
三、產教深度融合,注入產業基因
作為大賽的聯合承辦與核心技術支撐單位,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行業一線的技術標準、項目案例與平臺工具融入賽程,為賽事構建了高度仿真的數字化競技環境。比賽采用的數維設計軟件、人工智能物聯網實訓臺與智能建筑機器人開發套件,為參賽選手提供了真實、規范的工程實踐環境。

裁判員和指導教師紛紛表示,本次賽題設置非常貼近行業發展趨勢,特別是“設計+硬件+匯報”的全流程賽制,為院校構建跨課程項目化教學體系提供了重要參考。參賽隊伍在軟硬件結合的環節中展現出較強的系統思維,能夠將設計模型與設備部署有效銜接,體現出跨專業綜合訓練的成效。
四、榮耀收官,展望智能建造未來
經過激烈角逐,多支代表隊憑借在系統設計、設備集成與項目匯報等環節的出色發揮,長沙高新技術工程學校、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哈爾濱華德學院等11支隊伍榮獲中職、高職、本科組一等獎;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第3隊、蘭州交通大學等22支隊伍榮獲二等獎;永康五金技師學院第1隊、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第1隊、武昌工學院等32支隊伍榮獲三等獎。此外,多位指導老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多個單位被授予“最佳組織獎”和“突出貢獻獎”。 從獲獎團隊與作品可以看出當前行業對人才的三大核心期待:系統整合能力成為決勝關鍵,技術落地與創新思維并重,數字化平臺熟練度構成基礎競爭力。這些趨勢共同指向一個結論:建筑智能化教育須超越傳統工種邊界,轉向“設計—集成—運維”全流程能力的系統構建。 本屆大賽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比拼技藝的舞臺,更成為推動院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參照。賽后,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與多家院校交流表示將基于大賽平臺進一步開展實訓基地共建與課程共建,推動教育內容與行業實踐同步迭代。
賽事有期,創新無界。比賽雖已落幕,但它所激發的教學反思、所建立的協作網絡、所呈現的技術路徑,將持續影響更多院校的教學實踐與人才培養愿景。今日在賽場中匯聚的智慧與實踐,將為明日教室與工地中建筑智能化的深入探索,提供寶貴的經驗與方向。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開源Nurbs庫:LNLib半小時封裝出Python API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