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設計單位? Mur Mur Lab
項目地點? 廣東深圳
建成時間? 2025年7月
設計面積? 約24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設計單位提供。
/ 延伸的思考
在贏得深圳大悅城地鐵12號線靈芝站風亭改造更新的競標時,設計團隊對于這個在漫長建造周期中被“一再擱置”的基礎設施有著一些更延展的想法。
深圳大悅城位于老寶安25區,承載了老城居民諸多回憶。人們常常發覺,記憶有時是不夠準確的,只有當人作為個體和周遭環境的物質系統相交互的時候,個體涌現的情緒、體驗和感受,才是被錨固的日常。城市更新正是在編織一種集體的日常。

在最初的設想中,以風亭這個封閉的基礎設施作為錨點,設計創建一個大幅向外延展、更具包容性的開放系統。它可以將展覽、活動、市集、都市里一個人獨處的樹洞空間……都包含在其中。


但在反復的溝通中,設計逐漸意識到這個有些理想主義的“宏大”設想顯得過于激進,在一個已經被建構的系統中,設計所能做的“就是從中捕捉少許線索,或者重新建立某種平衡”。沒有激進的推倒重來或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始終是一個延續的過程”。于是,關于風亭改造更新的討論,重新回歸到它作為一個城市基礎設施所應展現的公共姿態的角度。

/ 城市的風景
地鐵風亭很高,最高處就像一棟三層小樓。因為功能的必要性,它們基本完全封閉,襯在熱鬧的商業街前,像是留給城市的一組沉默空白。

重新制定的改造策略并不激進:設計梳理了現狀風亭的體量,把它們盡量整合起來;再以一幅慕蓉的插畫作為主要顏色參考,形成一組抽象的彩色鋁板幕墻;最后在多組風亭之間增加了一條格柵曲廊,把它們連在一起。



這個設計沒有從“空間、結構、行為活動”這些建筑學本體的核心問題出發,而是把一幅彩色畫直接作為一個“符號性”的解決思路。雖然有些冒險,但在這個混雜的老城既存環境中,這個“極簡符號”的介入會為場地賦予巨大的直觀的視覺能量。


在反復推敲中,鋁板的色彩組合是設計特別關注的。先從電腦端模擬不同色塊、色彩搭配的效果;而后研究單元鋁板的構造做法;再到打樣階段,通過打印1:1彩色卡紙和實物樣板比對的方式,完成色彩的校準。完成后立面的風景如晚霞。



城市更新的一個特點是,它的周期總是相對漫長。當把一些事情消散、溶解到一個更長時間維度去看的時候,人是否可以變得更有耐心?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深圳大悅城項目一層街區情景營造
項目地點:廣東深圳
項目面積:約2400平方米
建成時間:2025年7月
設計單位:Mur Mur Lab
設計團隊:夏慕蓉、李智、曾芮
委托方:中糧地產發展(深圳)有限公司
委托方管理團隊:
設計:馮霞、肖根明、吳梁丹
工程:毛啟中
結構顧問:許鴻盛
照明顧問:ELA尋光(降昭龍、王闖)
幕墻顧問:上海力揚幕墻設計(高雨山、陳鑫陽)
攝影:WDi
版權聲明:本文由Mur Mur Lab授權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投稿郵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Baukunst + Bruther新作:布魯塞爾FRAME媒體大樓
下一篇:歐洲最大水上住區計劃:鹿特丹廢棄碼頭將改造為浮動社區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