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設計單位?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 ? ? ? ? ? 鄭勇工作室+設計九院
項目地點? 四川成都大邑
項目狀態? 在建
建筑面積? 2377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設計單位提供。
在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腳下,劇場如山巒般矗立;
它取形于雪山,意象于信仰,為一場名為《長征》的史詩而生;
在這里,建筑不再是凝固的容器,而是一條可被行走的“長征路”:
觀眾跨草地、入水下、越雪山,于空間與光影間重歷那段偉大征程。
這是一座劇場,也是一場精神的回望與再生。

項目位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四川段·成都片區的大邑縣榿木河畔,背倚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工程之一,劇場的建設旨在以空間敘事的方式傳承長征精神、展示革命文化成果、帶動紅色文旅融合發展。

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3770平方米,設有1199個觀眾席位,是一座為大型史詩劇目《長征》量身定制的沉浸式演藝劇場。


在長征的壯闊征程中,四川書寫了極為光輝的一頁——“爬雪山、過草地”,這段被反復吟誦的史詩篇章,就發生在這里。這片土地,是自然地理的轉折點,更是精神意志的交匯地。
設計從雪山地勢中汲取靈感,將“雪山”作為精神與形式的共同原點。建筑以 “疊、切、折、延”為核心語匯:
“疊”:以高低體量的疊加回應山勢的起伏;
“切”:通過切割確定峰巒的錯落;
“折”:以屋頂與立面的彎折重塑雪嶺的肌理;
“延”:以彩釉玻璃的漸變表達積雪消融的光影層次。

由此,“主峰”“次峰”與“群山”在此緩緩展開。

清晨,陽光掠過山脊,金光浮現;
夜幕降臨,月色映于立面,山月共生。
雪山既是對自然形態的抽象回應,也是精神意象的當代表達。在此,建筑成為山的延續,雪山成為精神的象征—— 一種關于攀登、堅韌與信念的力量,被凝固于建筑的折線與光影之間。


在雪山腳下,劇場并非以靜止的姿態等待觀眾,而是以一條長達660米的行進路徑,讓“抵達”成為體驗的開始。設計以“空間—敘事結構—敘事場景”的一體化邏輯,將觀演體驗延伸至全過程。觀眾在步行中經歷地勢的起伏與光影的變化,從平緩的入口到紀念性的轉折,再至豁然開闊的劇場大廳,情緒在空間的收放之間層層遞進。

這條路徑不僅通向劇場的入口,更構筑了一段由身體感知的旅程——在行進中,觀看成為經歷,建筑成為敘事本身:
跨過草地:迎著雪山前行,穿越草地與水塘,劇場的輪廓漸漸清晰。

水下入口:平緩坡道引向水下入口,情緒隨之鋪陳。

懷念·冥想:穿過三角形紀念空間,緬懷先烈,肅靜莊嚴。

翻越雪山:空間驟然高啟,夾金白階梯與雪山造型重現翻越壯景。

勝利曙光:步入勝利大廳,感受長征勝利的歡呼與熱血。

回望歷史:演出散場后,沿木棧道回望建筑,也回望那段歷史。



作為演藝類劇場,1199座觀眾廳與40×68米的舞臺空間被融合為一個整體,空間縱深達82米,為地面與空中表演提供了廣闊的維度。觀眾與舞臺的界限被重新定義——體感移動座席隨劇情律動,道具與演員在觀眾席間穿梭,舞臺與觀眾席之間的距離被消解,情緒在空間中自由流動。

在技術層面,劇場以定制化舞臺工藝與聲學設計支撐這種沉浸式體驗。中頻滿場混響時間控制在1.3—1.5秒之間,大型裝置與飛行系統可實現飛機、橋梁等實景效果的穿越與變換。水舞臺、雨雪系統等裝置共同構成劇目的物理環境,讓“雨夜集結”“飛奪瀘定橋”等章節以更具真實感的方式被重現。

在這里,建筑不再是表演的背景,而是敘事的一部分、情緒的延伸。觀眾不止在觀看,而是在空間中與故事共在。

為了讓建筑的精神意象得以落地,設計團隊在結構與建造層面進行了多輪推演與驗證。建筑外形的復雜折線通過參數化分板與遺傳算法優化得到精準控制,鋼網架中心面經多次求解,實現了雕塑感與結構邏輯的統一。劇場主體采用單層折板型鋼網殼結構,在保證整體剛度的同時,形成休息廳內連續的無柱空間。幕墻系統與結構一體化設計,使外立面在光影中保持純粹與完整。
設計還以雨水徑流模擬分析優化了連續立面上的排水路徑,并結合原有場地肌理保留部分樹木,采用透水鋪裝與太陽能熱水系統,在技術細節中延續項目的可持續理念。這種對建造邏輯的精確推敲,使“山”的形態與“劇”的精神真正匯合。建筑最終呈現出一種克制而堅定的力量——既回應自然的形態,也承載信念的重量。


長征,是一段走向信念的路。雪山劇場,以建筑的語言回應那段路上的光與影。
在這里,建筑成為敘事的容器,也是情感的回響。山的形態、路的延伸、劇的展開,共同構成一場關于“行進”的空間詩。
如今,劇場已矗立在榿木河畔,雪山在側,群峰相映。清晨的霧氣與幕墻交織,夜晚的燈光掠過折疊的立面,那種來自自然與信念的張力,終于在現實中被看見。


設計圖紙與模型 ▽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大邑雪山劇場
項目類型:文化建筑
項目地點:四川成都大邑
項目狀態:在建
建筑面積:23770平方米
項目業主:成都西嶺邑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鄭勇工作室+設計九院
設計總負責:鄭勇、劉作卓、劉運娜
建筑專業:羅力銘、熊雪、李國熊、姚漢、楊伊、陳志強、陳艷妍、鄭珣
結構專業:易丹、羅甘霖、唐敏、劉宜豐、陳志強
給排水專業:劉鵬、張華川、柳雪迎、萬子謙、張慧東、劉光勝
暖通專業:張立文、陳卓、侯余波
建筑電氣專業:李國會、秦嘉偉、侯劍
建筑智能化專業:張晶、侯劍
幕墻專業:殷兵利、莫紅梅、張哲、雍飛
建筑技術專業:王皎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鄭勇工作室授權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投稿郵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下一篇:阿爾巴尼亞為“哈基米”和狗狗們,打造了一座混凝土療愈宮殿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