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匠山行記,未經(jīng)授權不得二次轉載
"
陽臺美學
可不止用來種菜
陽臺作為人類生活中室內與室外的連接點,對內是住戶們生活的“舞臺”,對外起到裝點城市街景的作用。
最早從戰(zhàn)國楚宋玉《高唐賦》中“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以“陽臺”指男女相會之所。
到余光中先生筆下“書齋外面是陽臺,陽臺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彎,山是青郁郁的連環(huán)”,把陽臺作為書齋與山海的聯(lián)接。
陽臺的存在賦予了生活無限的詩意,本文將從中國陽臺的發(fā)展史一同探尋暗含其中的美學之道。
01
東方營造之技藝——溯源
接近于陽臺概念的較早用法見于《舊唐書·禮儀志》的記載:東都洛陽乾元殿于武后時期建為明堂,唐玄宗時詔命拆毀,后在將作大匠素的建議下,只拆去上層。
“去柱心木,平座上置八角樓”。
此處的“平座”應同于宋代《營造法式》所述之“平坐”。
▲ 唐玄宗改造后乾元殿示意圖
從功能的角度來看,唐宋時期的“平坐”已經(jīng)不再具有早期“閣道”的“獨立式道路”的性質,而專指多層建筑各樓層之間的平臺,供人“平坐遠眺”,或成為大型建筑的“底座”。
在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高墻小井的徽州民居中常見的“美人靠”也是中國陽臺造型的啟蒙。
古代閨中女子輕易不能下樓外出,寂寞時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遙望外面的世界,故雅稱此椅為“美人靠”。
▲宮女游園圖
這是一種下設條凳,上連靠欄的木制建筑,其優(yōu)雅曼妙的曲線設計合乎人體輪廓,靠坐著十分舒適。
02
海派建筑陽臺——沖擊
1890 年后,隨著上海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大量舊有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類型在來自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影響下,逐漸演變成新的建筑形式,由此所謂的海派建筑雛形出現(xiàn)。
這時,陽臺也開始作為一些花園式洋房、西式公寓、石庫門住宅、寫字樓及旅館飯店建筑基本的構成元素了。
▲ 明清時期上海女子在陽臺上遠眺
一般情況下,陽臺的形式隨其依附建筑的形制而變化,而且大多反映在陽臺欄桿的材質圖案紋樣等構成元素上。
▲ 上生新所陽臺(圖源:上生新所公眾號)
海派建筑的陽臺設計風格大致有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主義及現(xiàn)代建筑運動等風格。
材質均為鑄鐵或鍛鐵,欄桿上有比較簡潔的圖案紋樣,懸挑式的陽臺板,造型簡單,細節(jié)精美。
工藝美術運動風格
▲ 友邦大廈陽臺 新藝術運動風格
▲ 歷史博物館陽臺 裝飾主義藝術風格
▲ 上海徐匯區(qū)歷史建筑陽臺 現(xiàn)代建筑運動風格
▲ 瑞金賓館陽臺
03
陽臺上的中式夢核——探索 蘇式住宅
50年代以后,隨著計劃經(jīng)濟政策,大量蘇聯(lián)式住宅在我國北方的土地上如雨后春筍般肆意生長,它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也是獨屬于一代人的回憶。
“蘇式住宅”上的陽臺空間并不大,僅能勉強容納一兩人,與如今的陽臺功能并不相同,更多的是供住戶眺望和觀賞景致。
齊腰的預制水泥板或者用簡單的鐵藝欄桿圍合三面,造型沒有過多的講究。
帶有一點歐式色彩,造型方正對稱,整體小巧別致,放到如今,這種陽臺則成為那個時代特殊的符號。
“南方居民樓”
1989年,廣州市成為全國較早實行住房制度改革的省會城市之一。從那開始,一批港資房地產(chǎn)商進入廣州建起居民樓。
陽光下的馬賽克磚墻上泛著明亮的顏色,陽臺空間變得寬敞,在家中也逐漸承擔起“重要的角色”。
鐵藝欄桿全方位包裹著陽臺,帶著南方獨特的潮濕氣息,肆意生長的植被纏繞整個空間。
04
前衛(wèi)大膽的現(xiàn)代化試探——突破
隨著世界日益城市化,高質量的住宅設計尤為重要,在保證充足舒適的生活空間時,也要充分考慮到住戶與外界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設計師需要在水泥森林中給住戶營造個擁抱自然的一方之隅。
順德梁宅
位于廣東佛山順德的梁宅是家族舊宅,建于80年代,3層框架結構。
用地三面被圍,朝向不佳,住宅內部采光不足。
設計師將宅地理解為一個U型口袋,靠東側是陽光與風景,U型內部朝向東側。
家中共有三個陽臺,三個陽臺彌補了家中采光不足的缺點,同時承擔家庭活動的“多功能房”。
爺爺陽臺地面水磨石磚取自舊宅客廳,為38年前業(yè)主親手購置。從清水磚墻上凸出磚塊是業(yè)主的巧思,既可以放花盆亦可以作為小樓梯的抓手。
三樓的陽臺空間最大,“大花園”是這個家的多功能空間,打開折扇窗它是種花種草,兒童可以玩樂的半戶外灰空間,關閉折扇窗它可以是爺爺和爸爸寫書法的大書房。
四層的主臥僅用半個隔墻將陽臺與室內隔開,八米的水平長條窗給與主人全景化的小鎮(zhèn)視野。
“第三空間”
位于河北唐山的“第三空間”因其獨特的立面造型受到一波關注。
立面上密密麻麻的“小屋”形態(tài)是作為住戶的景觀陽臺,其內部連接著樓梯,墻上被粉刷成紅黃藍等鮮艷的顏色。
大小、形態(tài)、朝向各異的“亭臺小屋”被移植于立面,以收納城市風景,并且就像敞開于都市的一個個生動的生活舞臺,成為密集分布的垂直“城市聚落”的象征。
所有復式單元在垂直方向并列疊加,對應的建筑立面懸挑出不同尺度及方向的室外亭臺,收納下方和遠處的城市及自然景觀,自身也成為城市中的新景觀。
結語
陽臺是住宅的附屬品,也是建筑師們留給住戶的禮物。
陽臺的發(fā)展歷程不僅反映了建筑風格的演變,更深刻地體現(xiàn)了人類對生活品質和自然環(huán)境日益增長的追求。
因為陽臺,我們能在家中迎接晨曦第一縷陽光、在日落時分感受微風拂面的愜意、在浩瀚的日月星辰下與親友相伴。
資料引述:
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5&wfr=spider&for=pc
2.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86744017599723980.html
3.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582.html
4.《帶你解碼海派建筑細部賞析之“明快浪漫的陽臺”》
5.http://xwb.joyhua.cn/xwb/20230809/html/content_20230809008001.htm
6.《陽臺后面,藏著一座城市的秘密 | 谷雨》
7.順德私宅 – 多重建筑 (multi-architecture.com)
8.第三空間,唐山 / 李興鋼建筑工作室 - 谷德設計網(wǎng) (gooood.cn)
編輯 曾伊琳
責編 李婧博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wǎng)及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建筑賞析|新加坡這家植物零售店反傳統(tǒng)設計,用昏暗的照明營造沉浸式的購物體驗!
下一篇:建筑賞析|天湖酈舍丨藝術風格住宅:傳統(tǒng)美學與現(xiàn)代生活的契合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