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設計單位? line+建筑事務所
項目地點? 浙江杭州
建成時間? 2024年
建筑面積? 82515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line+提供。
“西溪印是一次極限容量下的復合場景空間實驗。在城市人工和自然生態交織的場所環境中,我們將西溪濕地中水網密布的圖底關系折疊延伸至場地內部,以單元式、網格化的建筑布局對話自然肌理。”
——孟凡浩
由line+聯合創始人、主持建筑師孟凡浩率領團隊設計的杭州星月·西溪印項目,是一座由71戶3—4層花園獨棟組成的街區式園區,旨在承載辦公與居住模式的全新融合。項目啟動于2019年,橫跨疫情常態化階段,更讓設計團隊反思:什么是理想的辦公人居空間,生活與工作的關系又該如何重新定義?
西溪印,北及西溪濕地,南望西湖群山,且地處互聯網金融核心區與城西科創走廊“龍頭”位置,生態區位與城市能級使其具備了天然的吸引力和區域標識,也對其空間品質提出了更高期待。
對建筑師來說,設計首先面臨的是來自場地硬性條件的挑戰:在1.4容積率與16米限高雙重限定的“極限容量”下,既要滿足辦公與居住的混合需求,又要兼顧場地的舒適尺度、私密性與公共活力,還要平衡品牌個性與整體園區識別,以及建造成本與空間品質等矛盾。
設計從西溪濕地水網的自組織模型中獲得啟發,提出以“彈性容量網格”為策略路徑——通過圖示化的網格語言,將生態網絡的組織方式轉化為“建立網格—分配容量—緩沖連接”的建筑布局生成機制,為高密度場地提供高效、舒適、層次豐富的空間體驗。
場地由南北兩地塊組成,被城市支路分隔。根據1.4的容積率需求,設計先在用地范圍內劃出30—40米的“網絡骨架”,對應“主弄—支巷—口袋節點”三級公共層次。整體布局以外界面連續圍合、內部組團私密性為基礎。
根據戶型需求,進一步設計了半圍合式“L”型單元模塊,填充入場地內部,拼合形成“T”“工”“王”等不同形態。
單元之間交錯嵌合,將公共通道與私密庭院相連接,形成“口袋花園”,在視覺上相互滲透,無需額外用地便可擴展體驗邊界,讓空間流動通透,尺度與體驗真正回歸人本身。
節點多變、尺度不一的街區景觀,有效化解高密度環境中體量壓迫與容量失衡。這種南北呼應、內外貫通的布局,使網格骨架不僅成為內部體量與公共空間的組織工具,也與西溪濕地、城西公園和西湖余脈共筑生態視廊。
面對辦公與生活高度融合的現實需求,設計將空間功能的邊界進一步拉通,創造高度復合的空間體驗——商業、會所、辦公、居住四位一體地整合于單棟建筑之中,以回應新時代小規模、互聯網企業的空間需求。
場地內的每棟建筑均有獨立入口和步行廊道,外圍設有緩沖綠帶,構建“前院—大堂—私密空間”的遞進式動線。
各層空間根據使用層級進行垂直分配:地下一層為挑高6.6米的會所展廳,可滿足接待、展示、休閑等復合需求;地面一層設有接待門廳與會議空間;二至三層作為企業辦公區,高管與員工辦公空間可相對獨立;最上層則為企業主自用的生活起居區,真正實現“上居下辦”,讓工作與生活自然過渡。
在建筑設計上,采用大面積落地窗與無柱式空間結構,提升通透感與靈活性,同時保障空間的尺度感與使用效率。
立面采用墻體與開窗錯落對位的方式,確保各層空間的私密性與舒適性,避免視線干擾。挑檐、折板與深窗框景,在建筑表皮上形成一套靈動的觀景機制,近瞰西溪、遠眺西湖,借景自然,滲透日常。
不同體塊的虛實比例、方向與邊界共同作用,使每一棟建筑既具獨立性,又嵌套于組團邏輯之中。
園區建筑的整體立面形象脫胎于雅致的江南美學,融合于當代的設計語言,在整體性中創造個性化表達。材質的色彩選擇跳脫于常規辦公建筑的高冷基調,以跳躍的彩色打破沉悶單一的城市界面,彰顯新時代復合園區的年輕活力。
根據沿城市主干道、濕地界面、內部組團等不同場地特性,共設計了五種不同的立面形態。灰色干掛石材、木色格柵、古銅拉絲鋁板、點釉白玻、彩釉陶板等,鮮活靈動的建筑質感與恬靜淡雅的濕地記憶優雅交融,虛與實之間光影錯落、自然滲透。
建筑形體的非常規的色彩應用和流線型的比例劃分,均創造了極具辨識度的建筑形象。同時,也以溫潤雅致的氣質融入西溪與西湖的交匯之地。
未來的生活形態必將更加開放、復合、共生,而高密度也不再是某種限定,而將成為激發新型社區和生活方式的動力。
西溪印通過生態濕地的自組織水網模型,達成了一種新的建筑布局生成機制,化解了空間容量與舒適尺度、功能混合、品牌個性與整體識別、成本與品質等多重矛盾。如今,街巷既成,日常生活正于生態與城市之間緩緩展開新的篇章。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杭州星月·西溪印
項目地點:浙江杭州
設計時間:2019.05—2023.10
建造時間:2019.12—2024.05
建筑面積:82515平方米(地上)、169073.6平方米(地下)
業主:星月投資&北科建
設計單位:line+建筑事務所
主持建筑師/項目主創:孟凡浩
項目負責:朱明松
設計團隊:蘇可倫、朱敏、朱驍靖、丁健、張爾佳、徐天駒、張罕奇、涂單、謝宇庭、袁棟、繆純樂、章洪良、楊雪劍、梁曦、胡綺玭、范圳、代圣軒、黃昱錕、王曉坤
景觀設計(一期):line+建筑事務所(李上陽、金劍波、饒非兒)
景觀設計(二期):GTS藍頌設計
施工圖合作單位:浙江省工業設計研究院
材料:拉絲鋁板、石材、陶板、玻璃幕墻
攝影:奧觀建筑視覺、line+、陳曦工作室
版權聲明:本文由line+建筑事務所授權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投稿郵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db:標題]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