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設計單位? 又山建筑
項目地點? 北京市
完成年份? 2023年
建筑面積? 2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設計單位提供。
這是胡同里一對年輕的夫婦的家。業主豪爽仗義,朋友多,家中聚會也多。

01.年久失修的老宅
原有場地建筑是由四棟獨立的老房子、三個院子和一棵核桃樹組成。房子是多年前蓋的。墻面漏風,屋頂漏水,雨天需要拿盆子接著漏進來的雨水,墻面能看到水漬和霉印。業主找到設計團隊想解決這些基本的居住問題,同時也提出改造后室內都要連通起來。


在這個項目中,設計除了完成業主的要求,也想探索如何在內向、注重私密性的胡同空間生出一片自由的恣意生長的天地來?
02.連通的新家
設計將各功能房間調整為室內可順暢穿行的連續空間,同時兼顧空間與視線的雙重連通性。在完成功能梳理與優化后,將主臥、次臥、茶室及衛生間之外的區域,均設計為無門開敞的、相互連通的空間。連通的空間實現了業主對室內動線的需求,也讓房子看起來格外寬敞、通透。




03.感知“天”和“地”
對于多數生活在鋼筋水泥的樓房里的人來說,能接觸到天地的平房尤為珍貴。在這個胡同項目中,設計的核心思路是保留并強化人們對屋頂與地面的感知。

一方面完整保留原建筑坡屋頂形態與朝外屋檐高度,僅依據功能需求微調局部朝向內院的屋頂坡度,最終形成連綿且富有變化的屋面輪廓——這種連貫的屋頂覆蓋,為原有建筑邊界框定的空間注入了自由氣息,而吊頂選用的厚重木色,更讓屋頂的存在感得以凸顯。



另一方面,設計在一層與夾層地面設置差異化標高,整體呈現從外院到內院逐步抬升的趨勢:一層地面的適度降低,既為夾層空間的打造創造了高度條件,又能借由高差,自然劃分出相互連通的各個開敞區域,讓空間邊界更具層次。


不同的高差劃分出連通起來的不同的領域,屋面則像是一個巨大的被展開的傘兒,從頂部覆蓋下來。游走在里面,你能感受到不同空間有不同歸屬,又能體會到融合在一個空間的奇妙感覺。屋頂的濃烈的木色,讓空間連通一體的布局更加顯化,完成了對家的記憶。


04.相互滲透的房子
胡同里的房子相對閉塞內向,設計希望這個房子向四周打開、借光——在所有可開窗的朝向均設置窗洞,讓自然光線與流動空氣能滲透進來,貫穿室內每個角落。



同時,設計也注重室內空間之間的滲透性——公共區域之間保持 “隔而不斷” 的通透感。即使是相對獨立的臥室,也未與公共空間完全割裂,而是通過設計保留了功能分區的獨立性,又破除了封閉感,讓空間彼此穿透,整個房子更加一體。




設計圖紙 ▽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胡同住宅改造
項目類型:改造、室內
項目地點:北京市
項目設計:2022年
完成年份:2023年
建筑面積:200平方米
設計單位:又山建筑
設計團隊:朱伶俐、王俊(建筑、室內)
結構:張雄迪
給排水:劉洞陽
攝影:王俊、qiu、朱伶俐
材料:青磚、青瓦、藝術涂料、木紋吊頂板、瓷磚?
設計單位聯系方式:youshanjzGZH@126.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又山建筑授權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投稿郵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下一篇:智芯插件:杭實智造中心公共配套改造 / ATAH介景建筑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