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園景人,未經授權不得二次轉載
石材縫隙的處理是石材貼掛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石材縫隙處理得好不好,對石材的美觀度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般石材常見的縫隙處理方式有五種:
一、大凹槽假縫
間隙等距的凹槽縫隙,讓整個里面看上去內容豐富且有疏密對比,空間不再單調乏味,縫隙的間距一般控制在100-200mm之間,也可能視立面情況加密或者稀疏。
二、離縫
離縫不僅可以讓立面看上去更豐富,更重要的是應對戶外環境溫差所導致的熱脹冷縮,離縫工藝能讓石材冷縮時打膠縫不容易開裂,也能讓石材熱脹時不易相互擠壓而崩裂。且讓石材更耐久。
三、凹槽縫
凹槽縫的好處是立面線條對比明確,且能夠突出墻面線條,使得墻面的集合拼貼感更強烈,也能增加墻面凹凸的細節,對工藝要求較高,常見的留縫的距離10mm-15mm-30mm-50mm 。
四、魚尾縫
魚尾縫不僅對比更強烈,也更有細節感,且最大限度避免了石材拼貼收縫的碰角問題,因為石材在運輸過程中,邊角極其容易磕碰,導致后續鋪貼后接縫處參差不齊,很影響墻面效果,這種工藝石材加工成本高。
五、表面拉槽
表面小凹槽,可以是密集的自然式拉槽,也可以是均勻的直線形拉槽,結合斧鑿工藝,能體現出現代的質樸之美,能作為空間的里面面層裝飾也能作為流水板來使用。
石材縫隙處嵌入金屬條的是石材貼掛過程中最常見的工藝方式,石材縫隙與金屬條的結合方式,能很大程度影響呈現效果與安裝成本,如何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尤為重要。
常見的石材與金屬的結合方式有五種:
一、卡縫鑲嵌
是指在石材上面開縫或開小槽,把金屬條嵌入縫隙里的一種金屬鑲嵌裝飾方式,這種裝飾方式的金屬條會突出于石材表面,跟石材的融合程度欠佳,同時對石材的現場操作施工工藝要求很高,要求石材開槽的嵌入槽要絕對的橫平豎直,且收口末端需要有石材或者金屬條對碰收口,否則十分影響裝飾效果。
二、離縫凹縫內嵌
是指在需要鑲嵌金屬的兩側石材之間做離縫,利用離縫的間隙,在離縫中鑲嵌金屬條,這種金屬裝飾方式減少了人工開槽的成本,但對現場石材貼掛的水平和垂直平整度要求比較高,這種向前方式能讓石材和金屬條之間的層次更豐富。
三、凹槽鑲嵌
凹槽鑲嵌整金屬條,這種鑲嵌方式能夠更直接高效,且金屬條可以隨著凹槽縫隙的深淺,做內嵌或者外凸式樣,只需要在石材加工時,預留好需要鑲嵌的凹槽尺寸即可,現場操作更方便便捷。
四、離縫U形鑲嵌
離縫U形鑲嵌,這種鑲嵌方式能最大限度的增加石材與金屬之間的層次,石材與金屬之間也能有更高的融合度和精致設計細節,在造型上可以是U形金屬條,也可以是M形金屬條,或者是圓形金屬條等多種方式。
五、離縫T形鑲嵌
離縫T形鑲嵌,這種鑲嵌方式金屬裝飾條會突出或者凹陷于石材表面,對于金屬與石材結合度來講,效果上不如離縫式內嵌,但在施工工藝上要比其他四種安裝方式更為方便快捷,也能靈活調整金屬條的水平和垂直度。
注:圖文來源于小紅書亦派造園,感謝原作者辛苦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交流!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祁門縣住建局:繃緊“安全弦” 筑牢“防護堤”
下一篇:建筑賞析|銀行街開甲片區更新設計/平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