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上的建筑詩篇:Northern 公寓的自然共生之道
由專筑網SL,小R編譯
在阿爾巴尼亞盛金市陡峭的臨海懸崖上,the Northern公寓以其獨特的建筑語言,重新詮釋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這座十層高的階梯式建筑,不是要征服自然,而是尋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建筑的外形設計獨具匠心。采用大地色陶土立面,與周圍巖層自然融合;柔和的曲線造型,仿佛經過海風長期雕琢而成。層層退臺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停泊的航船,不僅創造了200度的環海視野,更讓建筑與懸崖地貌渾然一體。每一塊陶土磚都經過特殊處理,其色澤會隨著季節變化而呈現微妙差異,讓建筑仿佛擁有了生命般的韻律。
這個正在深化設計階段的項目,展現出獨特的創作融合——studioprecht的生態有機理念與w10建筑事務所的精密工業美學,在Mir.no工作室的3D可視化技術支撐下,碰撞出兼具野性與精致的空間原型。設計團隊的專業互補成為項目核心驅動力。奧地利Studio Precht由Chris與Fei夫婦創立,其標志性的“自然共生”理念在阿爾卑斯種子銀行等項目中發展為成熟的生態技術體系,擅長將菌絲網絡、生物混凝土等前沿科技轉化為空間語言。新西蘭W10建筑事務所創始人Gregor Hoheisel,曾作為國際建筑事務所GRAFT北京分部負責人參與城市綜合體實踐,近年專注于可持續技術的跨地域整合。兩所事務所的協作模式本身即是一場實驗:Studio Precht的生態敏感度與W10的工業精度碰撞,形成“感性自然主義”與“理性技術派”的共生。
面對70度的陡坡挑戰,設計團隊采用了“最小干預”的原則。通過微型樁基技術固定建筑,避免大規模開挖;將停車場嵌入山體,既解決了高差問題,又降低了環境影響。上部公寓單元采用退臺設計為住客提供了絕佳觀景平臺。
針對外界關注的盤山公路噪音問題,設計師給出了一個巧妙的解決方案:這段盤山路是專門為公寓修建的盡端道路,僅服務于住戶車輛,從根本上避免了過境車輛的噪音干擾。在地質安全方面,建筑與山體保持著一個車道的安全距離,地基直接打在堅固的巖石層上,為抵御自然侵蝕提供了可靠保障。
Northern Apartment的意義不僅在于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居住空間,它更給人提供了一個建筑的新視角。它讓我們看到,即使在看似不可能的場地,也可以打造出一個舒適、現代的居住環境。它也讓我們意識到,建筑就是要打破常規,挑戰傳統的思維方式。在極端環境下,建筑可以通過巧妙的設計和技術創新,實現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種“共生而非征服”的理念,或許正是未來建筑發展的方向。它為當代建筑提供了寶貴的啟示:真正的建筑杰作不在于改變自然,而在于理解自然、尊重自然,最終與自然達成完美的平衡。
建筑設計:studioprecht & W10
類型:Apartment
項目階段:Final Design Phase
主創建筑師:Chris Precht & Gregor Hoheisel
地點:Shengjin, Albania
渲染:Mir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麓湖樣板島的又一次探索,你會怎樣設計?萬華麓湖C16樣板島|天琴澄音
下一篇:沒有了